颜宁回国200天科学家揭秘科研打包背后的化学游戏

颜宁回国200天:揭秘“科研打包”背后的化学游戏

在一片小小的试纸上滴几滴牛奶,仅凭肉眼看试纸条上T线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快速判断出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是否超标。今天,这种检测手段已在全国普及,但在10多年前,这还是不可能的事。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震惊全国,此事给当时发展势头正盛的中国乳业来了个“急刹车”。那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沈建忠,带领团队研发出三聚氰胺快速检测产品,第一个通过三部门专家现场评估,解决了当时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手段匮乏的难题。

沈建忠及其团队,在动物源食品安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于近日荣获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们用了近10年时间,使国产检测试剂盒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占有率从不到20%提升到80%。

1980年,告别风景如画的家乡——浙江省桐乡市,17岁的沈建忠来到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进入该校兽医系学习。“我喜欢医学,我最后选择了来这里。”沈建忠回忆道。他毕业后走上了科研道路。

20世纪90年代初,当山东省一批出口到日本的鸡肉被检测出磺胺残留时,以此为契机,加深了他对食品安全研究的决心。1999年国家投入1400万元资金,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以此为起点,他与团队共同创新了小分子危害物半抗原设计理论,为保障舌尖上的中国而奋斗。

未来的计划中,他还将继续带领团队,在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之路上不懈求索,让我们的餐桌更丰富、更安全。(王烁)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