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作为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和湖北省襄阳市书协成员,他还担任全国公安书协的会员,并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2014级班委。在供职于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期间,他的作品参加了多个国家级和地方级展览,如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并获得了多项奖项。
马武的作品被收藏在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重要文博单位,并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及新加坡等国家展出。他曾获“中国兰亭奖”优秀奖、“卫士之光”银奖和“公务员大赛”银奖。他的成就让他被评为“孟浩然文艺创作金奖”,并荣获“隆中文化名家”的称号。
刘洪彪评价说:“马武小我同龄,但与我同时入选全国第五届篆刻展,实乃‘同道’。他后来连续入选各类重要展览,不仅成绩斐然,更受到了政府的肯定,被授予‘隆中文化名家’称号。”
然而,马武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主动请缨离家到京城工作,以便有更多时间学习名家的技艺,还报名参加了刘洪彪开设的草書高研班。我对这样的学员视为朋友,与之相处时,我更多的是共同探讨当代书家的综合素养、高度认识力,以及艺术感知能力,而非简单讲解基本技巧或创作方法。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武变得更加平和,也更加文雅,他的笔触松驰而精致,这正是我追求也期待的一种境界。
我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容易混淬古今两者之间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将写字与书法混为一谈。这两个概念虽然紧密相关,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写字主要用于记录或表达,而不一定需要流露出情感;而书法则是在汉字基础上深化其内涵,使其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涉及内容理解与情感表达,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临摹碑帖对于提升技术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技巧,同时也能够站在他们肩膀上超越他们,从而使我们的艺术得到丰富发展。
一个真正好的书法作品应当包含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良好的笔墨表现,这才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让他们通过内容、笔墨形态以及表现机理体验到审美愉悦,最终达到心灵上的交流。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心得,也是我对学生期望的地方。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快还是慢,都不是绝对值判断,只要笔迹完整且调和,就算速度快;反之,即使速度慢,如果呈现残破无序,则也是快。此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一位真正成熟的地位来自于正确方法加以勤奋努力。而最终决定人们喜爱并尊敬一位作者,其根本原因往往不是单纯技术功夫,而是个人品格修养以及广博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