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指挥员王光义他如何在紧张的四天时间里确保我国首次火星任务顺利发射淮南市教育科研网独

王光义,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1999年7月本科毕业的优秀学子,现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部副部长兼高级工程师(正高),曾参与北斗组网、嫦娥一号等多次国内外卫星发射任务,为长征七号与长征五号两型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01指挥员。7月23日中午,他领导的团队成功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火星探测之旅。

作为航天事业中的精英人物,王光义在工作中展现出了超凡的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在他看来,这一次任务过程曲折,但最终取得了成功。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激动和感慨,其中有一句“胖五再征送荧惑,一飞冲天把胜夺”,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挑战;另一句“问天路上向天问,勇攀高峰航天人”,则是对自己所在行业深深敬仰之情。

01指挥员这一职位,是航天发射系统中的核心岗位。王光义形容这是一份既需要智慧又需要沟通协调的大使命。他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顾全大局,并能够与人沟通协作。在一次紧急情况下,他组织拟制了准备工作计划,对恢复计划进行研究,以优化处理阶段,最终抢出四天时间,这对于保证火星探测器顺利完成其漫长的宇宙旅行至关重要。

成为01指挥员并非易事,它要求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技术水平、大局观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王光义坦言自己起初缺乏这些必要的技能,因此他选择从零开始学习,从头学起。他甚至用休假时间自学了一段时间关于液氢液氧发动机,以备日后更大的挑战。

除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情商和人格魅力。王光义笑着说:“总之得想办法把事情做好了。”这个岗位,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技术,也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和责任感。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记录每一次测试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下一次执行任务时,就能更加清晰地知道如何操作。

王光义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在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前,他几乎不知道西昌是个什么地方,但他的热忱让他决定留下来。在那里,他也学习到了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让自己更加坚定地投身于这份职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尽管有时候工作孤寂无比,但随着国家科技发展,如今这样的航空太空英雄得到了更多社会的认可。而对于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来说,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份事业,即便没有名声,只希望能做到最好。(张盖伦)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