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健书法艺术探索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历代名家手札墨迹大全》一书,里面收录了杨永健的作品。翻阅后,我深感他在书法上的功力非凡,点画精妙、结构稳固,展现了一种淋漓尽致的美。
杨永健,是一位杰出的中国书法家。他出生于1948年,在浙江海盐长大,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和上海市书写协会常务理事等多个职位。他不仅在创作上有所建树,还积极参与教育工作,并对书法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他的著作包括《怎样写好楷书笔画》、《怎样写好楷书结构》、《怎样写行書》等,这些都反映了他对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态度。
杨永健的字体既承袭古人,又融合新意。他擅长楷書和行草两种风格。在点划运作和结构布局方面,他付出了大量努力,使得每一个字都充满生命力。尽管没有亲眼见过他挥毫泼墨,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笔下的动作都是经过精心安排,每一次落笔都充满力量。
王僧虔曾说:“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意味着在高超的书法中,“神”(审美价值)更重要于“形”。从杨永健的手稿来看,他不仅重视“形”,也注重“神”的表现。他追求点划完美,因此每个落墨处都显得恰到好处,不单调,也不凌乱。
作为上海市图画院兼职画师和国家高级美术师,杨永健平时忙碌但仍能找到时间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这份毅力也是他的智慧的一部分。此外,他待人友善,从不陷入无意义的小事,这同样是他的智慧体现。(附图选自《历代名家手札墨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