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卷79马丁路德世界史时间轴详细图片笑傲千年信仰的火炬

(近代卷79)马丁·路德:笑傲千年,信仰的火炬

在一片分散和混乱的德国经济中,马丁·路德出生于一个小山村。这个时代的德国虽然经济发达、地理位置重要,但缺乏统一国内市场,使得经济进一步恶化。天主教会则利用这一情况扩大影响力,让僧侣们无恶不作,整个国家陷入了混沌。

少年时期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他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在修道院学习神学并保持洁身自律后,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并开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获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需要教会繁琐仪式,这直接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贴出了《论纲》,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反响。《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宗教改革之火,使路德成为了全民族代言人,每个社会阶层都热情支持他。他走上了同罗马教庭彻底决裂道路。

1520年是宣传路德学说的最盛时期,那一年共出版书籍及文章208册,其中包括133本由路德撰写。这三篇著作被誉为宗教改革三大论著,是他攻击封建神权并建立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廉俭新兴资产阶级自律宗教理论中的核心。

这些思想点燃人民心声,他们拥戴路 德,而同时也遭到了天主 教会人员恨之入骨。面对威逼利诱, 路 德毫不动摇,在拥护者的赞美声中烧掉了 教皇 的诏书。这场冲突划清了自己与 教 会 的界限,同时鼓舞了一些西欧国家的人民,他们更加崇敬 路 德,也更加向往着宗 教 改革。

然而,当农民试图把这场改 变为推翻现存剥削制度的时候, 路 德退缩,并最终背叛人民。他写下《劝徒勿从事叛乱书》,再次讲道平息暴动,还写下《反对杀人越货农民暴徒书》。他态度从劝抚到力主,最终变成了叫嚷:“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死、扼死、刺杀,就象必须打死疯狗一样!”他的态度变得丑陋狰狞,与最初的人民呼唤形成鲜明对比。

1546年2月,在家乡艾斯勒本去世时,一生功过参半。但他的运动席卷整个欧洲,将罗马天主派封建神权统治永久性结束,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思想武器。一生的伟业让恩格斯评价其为那个时代巨人,不辱使命。而他的圣经翻译则被视为“创造了现代日语”,有着不可估量积极意义,为人民提供思想武器,从另一种角度上促进语言统一,对连接不同邦际关系至关重要。在历史长河中,他留下的标记永远不会磨灭,被后世铭记于心。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