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喜——燕国最后一任君主,继承了父亲燕孝王的宝座。公元前251年,他与赵国结盟,并赠送五百金作为酒资,这表明他对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损失了大量青年力量,使得他们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栗腹建议趁此机会攻伐赵国,但乐间认为这不切实际,因为赵国是一个四面作战且人民熟悉军事的国家。不顾多方意见,燕王喜决定发起战争。他调动两万兵力,其中一部由栗腹率领攻打鄗邑,而另一部由卿秦率领攻打代邑。
然而,大夫将渠提出了警告:“与人互通关卡并送礼饮酒,然后立即发动攻击,这种行为是不吉祥的,不会取得胜利。”但燕王喜不听劝告,亲自带领部分军队南下。这时,将渠在看到燕王喜准备离开时,用印带阻止他,并表示这是出于对他的保护。但是,燕王喜仍然坚持己见,最终导致了失败。廉颇击败了栗腹的军队,而乐乘也击败了卿秦的军队。乐间逃往赵国,而廉颇追踪燕军五百余里,将其包围。
几年后,当李牧被派去攻击时,剧辛原本生活在赵国,与庞暖有着良好的关系。他随后逃到燕国。在这个时候,由于秦朝不断地围困和压迫,加上廉颇离职后,庞暖被任命为将军。为了利用这一机遇进攻弱势的赵国,剧辛被派遣,但最终遭到了庞暖的大破,他俘虏了二千名士兵并杀死了剧辛。这次失败标志着大约七十年的历史结束,也预示着更大的变革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