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
诺贝尔经历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是艾马纽·诺贝尔的第三个儿子。他与家人在1842年迁往圣彼得堡。诺贝尔开始师从研究化学的俄罗斯教授Nikolay Nikolaevich Zinin。当时ノ貝爾僅僅18歲。他随后去美国学习了4年化学并和John Ericsson一起打短工。
1859年,他的大哥鲁维·艾马纽(1831年-1888年)接管了父亲的产业。投身于研究制造,主要是如何安全地生产和使用硝酸。但1864年的9月3日,一场大爆炸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座工厂Heleneborg,造成5人死亡,其中包括诺贝尔的一个弟弟艾米。
最初的诺贝尔文学奖于1895年制定,这是缘于诺贝尔当时写下的遗嘱,奖金来自于他的大部分财富。自1901年,该奖项已授予优秀的人士,他们杰出的成就表现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以及推动世界和平方面。
1863年的10月14日,諾貝爾獲得了一項關於硝化引爆物質專利後,他想立即建廠投產。但由於市政當局禁止他設立任何工廠,只好將其設置於“船上化工廠”進行初期生產。此後,在瑞典諾貝爾開辦過四個工廠。
1865年的12月24日,他前往巴黎,並開始籌備創立一個新的公司——巴黎諾貝爾公司;1873至1891年的間程,他搬到法國並建立起七所製造點;英國則有八所製造點;而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諾貝爾已經成為工業巨富,其委託家族成員建立芬蘭與俄羅斯邊境附近的一個化學實驗室,並且投資了一些石油勘探工作,這些都對其財富增添了許多重要資源。
從1886至1896這十年的間隔內,他們跨國公司遍布二十一個國家,有九十幾座分支機構僱傭數千名員工。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由於種種原因,這個跨國企業基本上變成了一個庞大的工業帝國。
1896年的12月10日,即他逝世那天,也就是每一年颁发首次諾貝爾獎之际,他将剩余资产约为三百万克伦(相当于今日几亿美元)的利息设立為「獎金基金」来支持未来发表对物理学、化学或医学有重大发现或改进的人们,并决定设立五个不同的獎項:物理学獎、化学奖、医学奖文学赏,以及国际和平赏,并将这些賞金分配給获胜者作为他们卓越工作之酬谢。在生命最后几周内,无论身体多么虚弱,都没有停止思考新型研发项目,如无烟火药等。此外,因為他的遺願,所以我們現在每一年都會舉行這樣一次盛大的慶祝活動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精神。而最终,这些计划被称为“諾貝爾奬”,它变成了一个象征着知识与智慧最高荣誉的小小竞赛,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普通人的梦想,而这个普通人正是我们今天所尊敬的大師——阿佛烈·尼古拉森-赫勒斯特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