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位皇帝时间管理大师朱允炆的调将之谜

在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了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率领30万大军(其实只有13万)北上讨伐朱棣。

先说说耿炳文此人,他是明朝的一代名将,其名气虽然和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蓝玉等人无法相比,但也是战功赫赫,彪炳史册。翻翻他的功劳簿看看吧。耿炳文算是朱元璋创业时期第一批员工了,他是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大臣之一,他父亲耿君用跟随朱元璋作战,在长江战死,他承续父亲职位继续为朱元璋征战。

耿炳文打仗本领杠杠的,比如公元1357年攻取张士诚的地盘长兴,当时长兴城内只有七千守军,而后来的援军也被李伯升夜袭击退。在这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只有耿 炳 文不慌不忙,用随机应变居然凭七千孤军与十万敌军相持一个多月,“炳文婴城固守,不解甲者月余。”后来在常遇春配合下击溃李伯升主力部队,还在追击中歼敌五千多人。此战使得耿 炳 文威名远扬,也让他得到重用的机会。在以后历次的大型战役中,都是一直重要人物。

然而老将碰到了新情况。一路北上的部队刚刚进驻真定,就遭受挫折,被九千多人的前锋全歼,再加上鄚州失守。这前期失利暴露了一个短板:善于防守,不善于进攻。善于消耗,不善于决战。这缺陷导致后续更多失利。当时张宝被俘并故意放回,以放风说要进攻真定。而当真定即面临攻击时,一听消息就急忙调遣南岸部队到北岸,以保卫真定。但就在部队渡河的时候,却遭到了奇袭,被横插截断,大乱自相践踏,有死伤者不可胜数。“ 炳 文 军 不 得 成 列 败 入 城 争门 门 塞 蹈 藉 死 者 不 可 数 计。”

然而,这一代名将一旦成功收缩防线撤回真定城,便坚不可摧。连三日攻势也不曾动摇,“燕王知炳 文 老 将 未 易 下 越 三 日 解 围还”。尽管一度失败,但此时真定城仍有十万兵力,无需担心。而金陵却因一次小败而惊慌失措,将其撤换,并逼其退役,这一举措极其错误,因为接替他的李景隆更大的失败,使得白沟河惨败几乎全军覆灭。而且后来竟然主动打开金陵城门投降燕王。如果建文帝能继续重用耿 炳 文,以制约燕 王,那么这样的局面未必会发生。而现在只好望眼欲穿,只希望能够有人能指引方向,让国家免受进一步损害。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