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官场,拍马屁是一门必备的技能。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人拍了马屁,但要想在这个圈子里站稳脚跟,就得既懂得拍马,又有真本事。明朝时期,有位嘉靖皇帝,他的统治时间很长,而且他对道教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长生不老。在他的时候,各路道教门派都争相上蹿下跳,以争取自己的地位,而文人则通过写青词来博取恩宠。
青词又称绿章,是一种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的奏章祝文,它要求形式工整、文字华丽。虽然很多大臣都能写青词,但真正能写出好作品的人并不多。严嵩和徐阶就是靠着这项技艺而受到嘉靖皇帝赏识,并且担任内阁首辅。
除了这些大臣之外,还有一位年轻人名叫袁炜,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成功地利用自己的一些才能。他从小就被誉为神童,从十岁开始专攻八股文,对经史等书籍过目即可记忆。他参加科举考试同样顺利,不仅会试得第一名,还几乎是殿试状元,不过由于言辞过于率直,被改为第三名。此后,他迅速升迁到翰林院编修和侍读学士一职。
《明史》记录说,袁炜才思敏捷,在半夜时分接到命令撰写青词,一气呵成。而当时发生的一件猫死事件,也让袰炜凭借其巧妙的话语获得嘉靖帝的大喜悦,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此外,他还创作了一句流传至今的长联:“洛水玄龟初献瑞”,表达了他对于天道自然之美的赞颂。
尽管袰炜以阿谀奉承著称,但是他的才华确实非常出众。当他主持科举考试时,也选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如申时行、王锡爵和余有丁,他们之后都成为了万历朝中的高级官员。这说明 袰炜 的眼光还是相当准确的。但最终,由于病故,1585年 袰炜 请归途中去世,只享年五十八岁,其后被追赠少师,并谥号“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