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各朝代中太后干政的现象并不少见,但明朝却是例外。朱元璋即位后,就预见到这一问题,因此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以防止皇权旁落。在明朝276年的历史里,共传了16个皇帝,其中有不少被认为“奇葩”的君主,如斗蟋蟀的明宣宗、木匠皇帝的明熹宗以及沉湎于酒色的大宪宗等,他们都没有让太后垂帘听政。
朱元璋通过限制联姻和禁止后妃干政来维护皇权,这些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太后的介入。另外,大多数明朝皇帝在继位时都是成年人,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不需要依赖太后的帮助。此外,明朝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即使在最小年龄继位的情形下,也能够顺利运转。
尽管如此,有一次似乎会出现垂帘听政的情况。当年轻的朱祁镇继位时,他的祖母张太后拒绝了大臣们提出的垂帘听政建议,并选择辅助他处理国事,而不是直接掌控权力。这一举措显示出尽管有机会,但张太后并未利用它来夺取实际控制权,从而说明朱元璋制定的规则还是有效地保障了帝国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