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故事如同一部传奇,一生经历了权相的挟制、理学的追求、战争的洗礼和宠妃的乱政,最终在晚年驾崩,留下了一段复杂而丰富的人生轨迹。
赵昀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虹桥家中,原名赵与莒,因被立为沂王嗣子而改名为赵贵诚。后来,他又被立为宋宁宗皇子,以名昀入宫,并最终继承了皇位,是为宋理宗。
赵昀即位初期,由于权相史弥远的影响,他对政务几乎不闻不问,而自己则专注于声色之乐。他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去世后才开始亲自掌握政权。在此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等,这些都得到了历史上的评价,被称为“端平更化”。
然而,在他晚年的生活中,又陷入了醉生梦死的情境,对朝政漠然无所作为。这使得朝局逐渐落入奸臣手中,如丁大全和贾似道等,他们借助阎贵妃的势力干预朝政,使得国家更加衰败。
最后,在景定五年(1264年),赵昀病重去世,当时正值其四十一岁寿辰。在他的遗诏下,其侄子赵禥继承了皇位,是为宋度宗。至此,赵昀的一生便告结束,但他的统治时代对于南宋乃至整个中国历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标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