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一个自称“镔铁”的民族——契丹族,他们以勇猛和强悍著称,在200多年时间里统治了中国北部一大片土地。然而,自明代后,这个民族便如同神话般消失无踪,成为了一道无法解答的历史谜题。
据《辽史》记载,当辽国灭亡后,有两部分契丹人留了下来,一部分是追随末代皇帝的臣子,一部分则是在辽国南部聚居的契丹人,以及散落各地的契丹军民。黄河流域不断出土的文物表明,有些契丹人被女真人征服,有些向北迁回到他们的发源地,也有些与其他民族融合。
在金朝时期,契丹人不断举行起义,并在蒙古崛起时纷纷投靠成吉思汗,以求恢复自己的势力。这也间接证明,在元初期,契丹人的力量仍然非常强大。
那么几百万契丹人去了哪里呢?有人认为他们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而是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在东北地区,大多数契丹人留下,但他们与女真、高丽、蒙古族融合。而那些参加反抗女真统治斗争的人,则有的被征服,有的一些投靠蒙古,这些投归蒙古的人随着蒙古人的扩张分散到了全国各地。
另有一说法认为,与西迁后的耶律大石一起去西方建立王朝的是另一部分未被融合的合同籍人口。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指出生活在嫩江和呼伦贝尔草原交汇处的大达斡尔族可能就是后裔,因为他们供奉菩萨库烈佛,而库烈儿是一个800多年前首领名字,而且根河的地带达斡尔酋长直到清初还被通古斯人称为“契丹酋长”。
还有学者提出了云南地区也有本人的存在,他们分布于云南省施甸县等地,其中以施甸县最多。这支“本人们”祖先据说是跟随蒙古军队远征云南而定居此地。尽管如此,由于他们1000多年的婚姻习俗导致纯粹意义上的纯血缘继承早已消失,即使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探究,我们依旧无法找到确切答案。但我们知道,无论如何,这个曾经雄霸一方、如今却成了历史迷雾中的神秘民族,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