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首都心中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的光芒洒满历史却为何大多数君主默默无闻

元朝的君主,除了开创者元世祖忽必烈和末代统治者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大多数皇帝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那么,这种现象为何发生呢?在两宋与明朝之间,短暂仅百年的元朝,其历史显得格外珍贵。在1279年至1368年这99年间,共有五个世系、十一位皇帝,其中忽必烈和妥懽帖睦尔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

其他九位皇帝总共执政不过四十年,每位平均只有四年的时间。这说明了宫廷更迭之迅速。1323年,第一个遇刺身亡的皇帝元英宗,在南坡遭到铁木迭儿义子的铁失暗杀后,便是“南宫之变”。此后,内乱不断,如同快速更替的人物,一人即将登场,而另一方又即将离去。

忽必烈太子真金长孙孙铁木尔继承王位,是为泰定帝。1328年泰定帝去世后,被丞相倒剌拉拥立的是他的儿子阿速吉吧,即元顺帝。但同时,有燕铁木尔及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分别迎接周王和世与其弟图帖睦尔称王,最终图帖睦于称帝,是为文宗,而顺帝被杀害。而且,他的兄弟和世亦在和林称王,是为明宗,以至于出现并立的情况,最终要通过决斗来解决,但结果是明宗被毒死。

这一百年的历史里,不断的更迭与内乱削弱了国家力量。大多数皇帝在位时间不长,只有几十天或几个月能留下印记,大多数都匆匆一去不返,只有少数留给我们所知。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未能像开国或末代君主那样留名青史,因为他们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对文治武功也没有特别出众的情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这些君主成了历史上的过客而已。

蒙古人的名字因为字数繁复难以发音,所以对普通人来说很难记住,让人们对这个民族产生了一种距离感,从而使得整个帝国的故事变得更加神秘和遥远,与那前后的两个伟大帝国形成鲜明对比,被遗忘于时代的大海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