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上的皇家恩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争霸生死斗

在那遥远的1328年,元朝的泰定帝不幸辞世,此时大都的政治风云突变。燕铁木儿,一位知枢密院事,趁机发动政变,力主立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新一任皇帝。经过一番激烈斗争后,图帖睦尔接受了帝位,这标志着他成为文宗皇帝,并改元为天历。这一举措引起了上都诸王的强烈反感,他们认为自己拥有极大的势力,而蒙古各行省则对大都政权持怀疑态度。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人心,文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打出“亲兄弟”牌,将弟弟孛儿只斤和世瓎从蒙古旧都和林迎至大都“登基”。然而,这次邀请过于热情,加上诸王们过高的期望,最终导致他们劝说周王(即文宗)南还京师,以便继承皇位。这些诸王都是多年的追随者,他们希望能够有所回报。

就在这一年正月份,为了稳妥起见,以及林就匆忙即位,他正式成为明宗,即第九任元朝皇帝。在这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明宗选择在和林即位,而非回归大都,这清楚地表明他对弟弟文宗没有完全信任。

作为新君,不久之后,孛儿只斤和世瓎(明宗)摆出了兄长般的姿态,对在大都的弟弟文宗说:“你当君主时,要更加注重与儒家士大夫交流,与古今治乱得失深入研究,不要荒废时间。”然而,这种姿态并未持续太久,只是在短暂展示后,便开始扶植自己的势力,让亲信担任关键职务,将文宗边缘化。这让受排挤的地步产生了杀意。

紧接着,在同一年八月,当两兄弟再次相遇时,“甚欢”的气氛下,就在四天后,一场突然发生的事故夺走了三十岁正值壮年的明宗生命。这段历史被称作“天历之变”,无论是如何庆祝或悲伤,都无法掩盖最终结果——亲兄弟间仍旧是生死较量的一个常态,无论是在哪个朝代。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