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收集的文物字画四次流失背后的故事
众所周知,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夫妻都有着浓厚的文化情趣,他们热爱收集古代的字画文物。那么,为什么他们苦心收集的珍贵文物会经历四次流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索这些历史事件,看看具体发生了什么。
第一次流失是在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当时李清照在青州闲居,那时候青州突然发生兵变,一群叛军将官王定起义,将郡守曾孝序父子杀害,并且放火焚烧整个城池。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李清照手中的宝贵文物也遭到了毁灭,只剩下一些残留。
第二次流失则是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那时候金兵入侵洪州,这些珍贵文物又一次化为灰烬。为了保护皇太后隆祐皇太后安全,赵明诚的妹夫将这些文物从山东淄州运到洪州,但最终还是被金兵焚烧。
第三次流失发生在郯州,当时李清照随着宋高宗一路南逃,她带着所有珍贵文献想要捐献给朝廷。但是,在逃亡途中,又遭遇叛军,这些宝贵之物再次消逝,无人知晓其去向。
第四次及最后一次流失则是在越州,那时候她只剩下少量珍贵书画砚墨,而这几件宝贝也是小心翼翼地保管起来。她租住在一个市民家中,但不幸的是,在她的不在场期间,一名叫钟复皓的人打洞偷走了五箱字画和其他文物。这一幕让人感慨万千,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那些往事如烟,如同梦境一般难以触摸却又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