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收集的珍贵文物字画,经历了四次流失,这些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些文物为何会遭遇这样的命运。
首先,在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12月,青州发生兵变。当时,郡守曾孝序的部下王定叛乱,将曾孝序父子杀害,并放火烧城。在这场动荡中,收藏在青州的众多文物遭到了焚毁,只剩下残破不堪。
其次,在建炎三年(1129年)冬季,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金军攻陷了洪州,那里的两万卷古籍图书和两千多卷金石碑刻拓片,被迫弃置于无人之地。这批珍贵文献在洪州化为尘土,与世长辞。
再者,在逃亡途中的一段时间里,李清照携带着一些重要文物南逃。她希望能将这些珍品捐献给朝廷,但却被郯州的叛军抢走。传闻这些宝贵之物落入一位姓李的将军手中,他去世后,这些文物便不知去向。
最后一次流失发生在越州,当时李清照对自己手头所剩无几的六七箱珍贵书画砚墨格外小心保护。一天夜晚,她不幸离开家门,而她的卧室竟被房东钟复皓偷盗五箱字画文物。此事让人们深感哀伤,同时也提醒我们对文化遗产应持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