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28年的元朝,泰定帝的去世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当时,大臣燕铁木儿趁机在大都发起政变,拥立前朝皇帝武宗的儿子图帖睦尔为新一任皇帝。经过一番激烈的权力斗争,图帖睦尔接受了帝位,并改年号为天历,他成为了元朝的第九位皇帝——文宗。
就在这时,上都诸王势力强大,他们控制着蒙古各行省,对于大都政权持有怀疑态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和人心支持,文宗采取了一种策略——他派出了使者迎接他的哥哥孛儿只斤和世瓎回到大都“登基”。然而,这个邀请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欢迎,因为这些诸王原本希望的是周王即位,而不是他们自己被忽视。
最终,在天历二年的正月份,和世瓎在蒙古旧都和林急切地即位成为明宗。他选择不回大都,即位于和林,这表明他对弟弟文宗还是有一定的顾虑。在成为皇帝后,不久便向在大都会见到的弟弟提出建议:“兄弟你听政之暇,请多关注儒家士哲学家的意见,以深入研究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但此举反而让文宗感到被边缘化,从而产生了报复的心思。
不久之后,在1329年8月,当两兄弟相遇时,他们之间的情谊似乎很融洽。但仅仅过了四天时间,即三十岁刚出头、身手敏捷且健康状况良好的明宗就突然间“暴崩”,史称“天历之变”。这种亲兄弟之间因权利纷争至死不相饶恕的情况,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历史上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