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认孙为子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打下了大唐帝国的基石,而且在处理后嗣问题上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远见。事实上,第一位将孙子当作亲生儿子对待的皇帝更应归功于他。根据濮王李泰长子的墓志铭记载,李泰之子李欣在四岁时,不仅获得了祖母长孙皇后的亲自命名,更受到了唐太宗夫妇的特别关注和宠爱,被视作己出,享有同等待遇。
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得这一家族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旧唐书·肃宗诸子列传》中,有一段描述:崔妃生下的召王偲(偲即傀之讹写),也就是说,李傀的母亲便是崔妃。这意味着尽管他的出身并不寻常,但他却因其家族关系而备受重视。
作为储君继承人的位置对于任何一位皇帝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当一个小心谨慎、隐忍顺从如同杨国忠那般权势滔天的人物出现时,即使是像小心翼翼的小心谨慎如同唐肃宗这样的君主,也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收养孙子为儿子的举动,以此安抚那些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贵族们。而这种做法,不仅限于 唐太宗时代,还深刻影响了之后几代皇帝,使得他们纷纷效仿,将孙子当作亲生儿子来对待。
例如,在唐德宗统治期间,他十分喜欢并信任自己的儿子——顺宗,而这份喜爱到了极点,他甚至将顺宗所生的儿子——李謜认作自己第六个兒 子,这样的开放与包容让整个朝廷都感到震惊,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上的明智选择,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一颗种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