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源起:西班牙征服者在墨西哥南部的犹嘎旦地区发现了印地安人的原始部落,隐藏在热带森林中的石制城市。这些废城中,有着高达二百三十尺的大金字塔和广阔的宫殿,与欧洲最大的宫殿相比,其规模不容小觑,这些都是玛雅文明留下的遗迹。在20世纪,随着对玛雅考古学的兴趣增强,实地调查才开始进行。1839年,斯蒂芬斯与卡瑟伍德为玛雅遗迹提供了详细的描述和绘图;1914年,华盛顿的卡内基学会加入了马雅研究计划,为玛雅古迹提供了年代;1950年代,由于学者们开始广泛研究遗址(包括乡舍和农村),关于古代玛雅文明的考古知识得以丰富。
地理位置:玛雅人居住在中美洲的心脏地带,横跨瓜地马拉、贝利兹、墨西哥、宏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一部分地区,其面积约与法国相当。当时,他们生活在三个互相隔离的地方:一是齐阿巴斯高原和太平洋沿海平原;二是从墨西哥湾延伸至贝利兹和宏都拉斯热带森林区域,但主要集中在现在瓜地马拉境内的一个省份;三是北方密布丛生的洼地。自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萌芽,并持续到公元300年的全盛时期,玛雅人一直与蔓延的热带雨林作斗争。
前古典时期,也称为“形成时期”,这一阶段人们从狩猎采集过渡到了定居农耕生活。在附近地区,比如塔巴斯科州以及伯拉克路沿海一带,就有先于玛雅文明出现但文化更加繁荣的欧尔美加文化。这一文化不仅能推算年历,而且已经使用点符号来进行计算,并发展出了自己的象形文字。他们建造神殿,上面有祭祀豹神的地方,在挖掘出的土俑中,还有独特的人豹图像艺术表现,这也是欧尔美加文化独有的风格之一。
古典时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创造活动蓬勃发展之际,也被称为“黄金时代”。这一期间,不仅是在瑶米亚那,那么其他地方也同样展现出灿烂景象,如耶尔·耶夫、提奥铁瓦及蒙特·阿尔巴等都市,都发现了大型金字塔神庙。在此期间,一些都市交易频繁,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铁卡尔城建立托雷伊奇主神——托洛克雨神之神庙及石碑,从而破坏原来的恰克雨神崇拜,以至于直到10世纪才逐渐平息。此后,此类独立宗教都市国家性格愈发显著,最终形成特殊联邦式组织。
后古典时期,从公元900年左右起,一系列事件导致这些城市逐渐荒废,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由当时位于中央高原上扩张势力的托耳铁加军事国家造成威胁。此后舞台转移到半岛上,而当局曾经的小镇逐渐繁荣起来,但仍受到了托耳铁加侵略影响并限制其晚期文化发展,使得这里形成一种特殊混合文化。而之后,从13世纪到15世纪间,再次发生混乱,最终被西班牙征服军所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