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书籍推荐经典达芬奇(近代卷102)

在1452年4月15日的一个春天,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郊的芬奇镇。他的父亲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公证人,家境富裕。从小,达·芬奇展现出了非凡的绘画天赋,他精细地描绘的小动物令人印象深刻,因此父亲将他送到当时著名画家和雕刻家的朋友佛罗基阿那里学习。

在佛罗基阿的工作坊里,达·芬奇遇到了一个挑战。他被要求不断画同一个鸡蛋,但老师却不满足于这些作品。达·芬奇感到沮丧,因为他认为老师对他的能力有误解。然而,当他终于明白了老师想要培养的是观察和捕捉形象的能力后,他开始更加投入地学习和练习。

尽管当时艺术界受到教会限制,但达·芬奇的心灵自由无边。他在1476年参与了《受洗》这幅壁画项目,这是他的导师佛罗基阿承担的任务。在这次合作中,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瞬间,但达·芬奇为壁画增添了一幅侧面天使,其生动自然让人难以忘怀,而这个插图超越了整个作品,使得导师自愧弗如,从此放下笔墨专心从事雕刻。

一生的追求让我们留下许多流传千古之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最后的晚餐》与《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所创作,以耶稣被门徒犹大出卖故事为题材。这幅作品展示了当耶稣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一句时门徒们瞬间不同的表情,每个人的性格都透露无言。在中央庄严肃穆坐在耶稣旁边的人物背景由明亮窗户衬托,同时叛徒犹大的阴暗处神情惊慌形成鲜明对比,为真理与正义歌颂而鞭挞反贼行为与势力。

为了准确呈现犹大这一角色形象,达·芬希亲临各类场合观察罪犯、流氓及赌徒,并通过大量速写来捕捉他们的心态、神态、形态,最终完成了一幅令人信服的地色。这座画像巨大的成功至今未有人敢再涉足相同主题。

另一方面,《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他朋友妻子,她的情感状态非常重要,所以她一直待在工作坊里享受音乐表演以保持欢愉的心情。此外,她微笑的一刹那就迷住了人们,让她的心理活动也变得细致入微。而现在看到这幅肖像,你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迷人的笑容力量,以及它所蕴含的心理活动深度细腻程度。

除了艺术领域外,达•文西也是科学研究中的卓越人物。他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动物、植物乃至地球本身,对人类造诸多贡献。他还模仿鸟儿翅膀设计飞行器械,并提出了早期的地质学概念以及正确描述骨骼肌肉比例等先进思想,为未来科学家提供了源泉支持。当时代资产阶级文化主义影响下的激进精神引起封建宗教势力的长期迫害后,在1517年已65岁高龄但仍坚持生活并离开祖国去法国居住两年后,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和科学者离世。但他的精神遗产延续至今,不仅体现在美术世界,还渗透于科技社会发展史上每一个角落。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