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才子命运如何

明朝文人的荣耀,历经宋、元而至于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明代的文人,以考取秀才即可享有一月一石的禀赋,不仅如此,即使未能考取秀才,也能以“在野贤人”之姿,与官僚同等上疏。因此,明朝是文化繁盛之时,汉有赋、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而明代最著名的是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至今仍然难以超越;而明代三大才子,在历史上也是赫赫闻名。

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人。在襁褓中就展现出聪慧绝伦,被称为神童。在五岁时,他父亲教他诗文,他只听一次就能记住;七岁时,他已经能够写文章;十岁时,他每天背诵千言不忘;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其间的理念融会贯通。

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以第一名归来;1388年中戊辰科进士第三十九名,被授予庶吉士身份,并任翰林学士。朱元璋器重他,将其常伴左右,但也认为他缺乏涵养,因此命其闭门思过。此后几年的时间里,解缙回到家乡八年期间,他闭门著述校改《元史》,补撰《宋书》,删定《礼记》。

1398年,当朱元璋去世时,解缙随父回归吉水。在老家生活了八年后,再次被召入京城。他曾因直言得罪众臣,最终被贬为河州卫吏。但董伦推荐他的才能,使得他得以复职并升迁到内阁首辅的地位。当成祖登基后,又因为功绩被提升为翰林侍读,并主编了《太祖实录》和《列女传》。然而,由于直言敢谏,最终遭到了排挤,被迫自杀身亡,其家产被抄没,全家流放到辽东。

徐渭初字文清,因家庭环境贫困,有寄人篱下的感受,但由于聪颖异常,从小便开始学习文学与艺术。他六岁开始阅读书籍九岁能作文十多岁即能仿效古人的作品。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遭失败,只好靠卖画维生。但当倭寇入侵绍兴,他凭借军事才能得到胡宗宪赏识,被招募为幕僚协助平息乱事。在胡宗宪下狱后,他也一度陷入囹圄,但最后因好友营救而免死。一生坎坷,最终在南游北往之间逝世。

杨慎字用修,是四川新都人,其家族文化深厚,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二十四岁中状元,便成为翰林院修撰。但因直谏不畏权势,对武宗荒淫无道行为提出批评,却遭冷遇。他辞官返乡,并参与纂修武宗实录但再次因为直言触怒皇帝,被降职并调往云南永昌卫,最终在那里度过余生。这位文学巨匠虽晚节沦丧却留下大量著作,为中国文学增添光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