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年代是人才辈出,留下了深刻的一笔。如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三国时期、盛唐时期等等,在这些年代里,名家如雨,名将如云。说到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记载,这一时代始于公元前475年,结束于秦王政统一中国之前(公元前221年),在这274年的时间里,杰出的将领数不胜数,但期间最为有名的当为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四人。在这四人当中,最为世人所崇拜和推崇的是白起。
白起
白起(?—前258),又名公孙起,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他曾任秦昭王的左庶长,并以此身份领导军队攻打韩魏联军,在伊阙大破敌军斩首二十四万,使得秦军声威大震。后来,他还多次领兵对外作战,对抗韩赵楚等国家,每一次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尤其以攻陷楚都郢城而闻名,被封为武安君。此后的岁月里,他继续挥洒着无穷的英勇与智慧,为秦朝争取到了更多的土地与资源,最终成为了“杀神”或“军神”的传奇形象。
王翦
王翦(?-前212)是频阳东乡人的子弟,以他的才华与坚韧著称。在公元前236年,他率领秦军攻打赵國,並成功奪取九座城池。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不断地击败各个诸侯国家,最终成为统一六 国 的关键人物之一。当他被派去伐燕時,因黄河水灌入魏境而使魏軍溃散,而後再次領兵伐楚時,也僅用60萬軍力就能輕易擊敗強大的楚國,這種戰術與智慧讓他成為了一代無匹的人物。
廉颇
廉颇生卒年份不详,但主要活动发生在赵惠文王至赵悼襄王之际。这位古代著名将领曾带领赵军深入齐地夺取晋阳,与蔺相如共同抵御强邻,使赵國成為東方諸侯中的領袖。但由于嫉妒心重,不服蔺相如之高职,一度疏远朋友,却因负荆请罪而获得原谅并重归于好友之间。此后,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保卫祖宗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由于他晚年的表现未尽显赫,因此人们对他的评价并不像其他三位一样普遍认同。
李牧
李牧(?-前229)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人物,他早先担任北部边疆防御工作,对抗匈奴游骑,以严格管理烽火警报和精确的情报收集方式有效防范外患。而后,当新任将领们每次出征必败的时候,李牧仍旧坚持老方法,即使用小规模部队应对敌情,从而成功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并且彻底解决了边疆安全问题。然而,由於內亂導致將領更替,以及離間計使然後趕走他,被殺於番吾之戰,這樣悲劇性的結局讓許多人對這位英雄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