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深刻地塑造了普鲁士的社会发展和阶级结构。中产阶级仍然是顺从的,实际上,他们被融入军事机构,成为统治者政策的一部分。他们自觉地利用军队来灌输“全普鲁士”情感,并在克累弗、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和前条顿骑士团领地的地主家庭中培养忠诚。这使得忠诚感最初并不自然,因此需要明显的军事手段加以强化。重点内容包括义务、服从、服务和牺牲。除此之外,军事美德成为整个普鲁士男性贵族特点,也归因于该国人口数量较少。在法国,大约有五万名男性成年贵族,但其中只有少数人经常在军队任职。而在普鲁士,几乎所有容克家族都有人穿着制服。
此外,大选帝侯及其继承者也像其他主义统治者一样,对于以地主贵族为主要成员的等级会议即各地议会实行压制。为了平息大地主的不满,统治者允许在军队中对地主阶级成员授予官职,还允许他们对自己的农民可以为所欲为。普鲁斯王国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统治者与地方绅商间谅解之上,即后者同意承认统治者的政府,并愿意在他的军队中服役;但作为回报,统治者允许地方绅商继续把自己的农民置于世袭受支配的地位。
农奴制盛行于东欧各地区,其中东普鲁斯与波兰农民的情况相同悲惨。此外,由于容克的地位使其适合担任更好的军官,一系列法律禁止出售“贵族”土地,即禁止将采邑售给非贵族人。在法国,这些采邑权利简单变成了财产形式,而资产阶级甚至农民也能合法取得采邑并享受领主或封建贵族收益。但是在普鲁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拥有不可变更财产形式,每个阶层都被冻结了,因此中产阶级很难通过从事陆家子的职业进入贵族行列。
总之,在东方省份几乎没有什么德国古老城镇,而这类城市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些省份里,只有微薄私有财富的小市民,没有独立精神。他典型的是官员,他们工作政府,或管理庞大的王室产业,或依赖国家津贴或租金进行企业运营。而文官,从大选帝侯时代开始,就以正直和效率而闻名。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的中产阶级更加顺从国家,更害怕武装力量。
这些特点随着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执政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是一个现实主义且粗俗的人,不太喜欢文化活动,他父亲、大选帝侯,以及儿子(弗里德里希二世)则非常重视这些事情。他节俭到极致,将皇家开销减少四分之三。一次他花费两千五百四十七银币去参加柯尼斯堡加冕典礼,而他的父亲曾花费五百万银币用于同样的事情。他像一个德意志父母一样管理国家,用手杖惩罚玩忽职守的人员。他每天勤奋工作,也希望每个人这样做。
他爱护军队,其政策完全为了服务于它。他是一位身穿露肩衣服第一位出现在公众场合的 普魯士國王。他重新安排宫廷礼仪程序,使得文官下降而将高品质兵卒提升到首要位置之一。他对高个子兵人的喜好广为流传;他成立了一支由来自世界各处六英尺以上高个子组成特别部队,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彼得大帝送来的亚洲人。这一训练形式、新演习标准以及创立训练容克的地方法师学校都是新颖措施。此外,他建立了一套新的招募制度,以确保每个团都有一个专门区域作为兵源基础区(这种招募方式一直是欧洲最有效的)。当他登基时,他拥有的正规人员数量是四万,当他去世时增加到了八万三千人。当时柏林已经发展成为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其中两万是作战人员——这是欧洲任何城市比例最高的地方。当他的继承人接管时,他留下了一笔价值七百万银币用于支付战争费用,因为实际上没有亲自参与战斗。
最后,在他的领导下,一支二十多万人的现代化軍隊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其影响力超越了所有之前存在过的事物,是一种小本经营却能够成功建立起来的大帝国,是辛勤劳动与责任心换取的心智胜利。如果仅根据人类成就评价,那么这个小小的一个国家,就是靠辛勤工作和严格要求自己才实现伟大的胜利。而且,它们坚定不移追求着目标,无论面临何种挑战,都绝不会退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