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菲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到暗杀,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触发点。随后,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而德国则于8月初分别向结盟的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宣战。短短一个月内,战争迅速蔓延至全球三洲。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20世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冲突。在此之前,欧洲历史上已经有过多次小型战争,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速度和范围都超出了预期。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还为希特勒和斯大林等领导人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因此被称作“20世纪的万恶之源”。
在1914年的几十年间,欧洲经历了快速发展,从技术进步到工业化,这些变化也反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现代武器,如机关枪、重炮、坦克、飞机以及毒气弹,大规模杀伤性战斗是不可能进行的。而当时参与者们却将这种战争视为实现各自利益的手段。
然而,这场所谓的小型地区性冲突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面性的全球性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士兵失去了生命,他们或成为残疾人,或受到永久的心理创伤。但即便如此,没有发生大的军事叛乱或起义现象。
1918年11月停战协定的签署标志着这场灾难性的冲突接近尾声,但它并未带来持久和平,而是激化了民族主义情绪,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种子。凡尔赛条约试图通过对德国实行惩罚而达成长久和平,却实际上激怒了德国民众,并推动纳粹党获得支持,最终导致更大的悲剧发生。
因此,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戦确实是20世紀的一個災難之源,它通過其後果對歐洲乃至全世界造成深遠影響,並為接著發生的其他戰爭創造條件。在這場歷史上的巨變中,不僅是一代人的命運受到了改變,也對國際關係產生長期而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