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萨拉热窝的暗杀事件,奥地利王储菲迪南大公的死亡引发了一连串的国际纷争,最终演变成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由1914年6月28日开始,在多个国家和殖民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牺牲。战争不仅结束了许多人的生命,还直接导致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等历史人物及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使其成为20世纪的一个关键部分。
虽然1914年7月危机中的所有国家政府都将战争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但谁最终负责战争爆发仍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发展加速了战争的规模,使得火车能够迅速调动数百万军队,机关枪、重炮、坦克、飞机和毒气武器使得战斗变得更加残酷。在前线,士兵们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而幸存者则面临长期的心理创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结束后立即恢复和平,它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德国支持列宁于1917年夺取政权,这一举措被认为是一个错误,因为它导致俄国革命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而停战协定的无效性也源于当时签署协定的不是军方代表,而是新成立政府代表。
凡尔赛条约强化了民族主义,并且未能促成持久和平,而是激起了一代人对上一次战争结果不满的情绪,为希特勒攫取政权打下基础。他利用“为凡尔赛之辱雪耻”的口号来获取民众支持,从而在1939年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尽管巴黎凡尔赛会议设定新的国家界限,但这些界限没有考虑到民族结构,也没有带来持久的和平,只是再次引发东南欧、中东等地区新的冲突。这一切都印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作20世纪万恶之源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