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读到一则古老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的往事。据说,扁鹊在宋代被称作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中的智者,他以高超的医术著称。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57年,当时蔡桓公因病求诊于扁鹊,但他并未相信扁鹊所言。
第一次诊断时,扁鹊指出蔡桓公患有皮肤之疾,但被拒绝治疗;第二次时,他将病情推进肌肤层面,也遭到了蔡桓公的怀疑。第三次见面时,扁鹊宣布病症已经侵及肠胃,此刻必须立即治疗,而这一次也同样遭到了蔡桓公的置疑。
最终,在第四次会面中,扁鹊竟然什么也不说,只是转身离开。这让蔿桓公感到困惑,便派人追问其原因。结果揭示出,这正是因为他的病已经无法挽回,不再需要治疗。而不久之后,确实如预言般发生了——蔿桓公去世了。
这个故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讳疾忌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为了避免批评和羞辱,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掩藏起来,就像讳疾忌医一样。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往往导致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最终造成更大的损害。这便是古人告诫我们的道理:诚实相待,无需畏惧批评,因为真诚总能带来真正的心灵解脱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