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简介: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出身将门世家,曾被举为孝廉、茂才。汉灵帝时,被征为侍郎,迁北地太守。在黄巾起义中,以左中郎将身份率兵讨平乱事,“威震天下”。后历任左车骑将军、冀州牧,被封槐里侯。因得罪权宦赵忠、张让而被罢免,改封都乡侯。中平五年(188年),被起用为左将军,击破王国叛军。董卓掌权时遭陷害,但经其子求情得保全性命。在晚年继续担任多个职位,最终在兴平二年(195年)去世,被赠骠骑将军。唐德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人物生平:
皇甫嵩字义真,是一名文武双全的青年,他的叔叔是东汉名臣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而他的父亲则是曾任雁门郡太守的边境官员。他从小就有过人的才能,不仅精通弓马,而且擅长诗书。
早期生涯:
最初被察举为孝廉和茂才,然后成为郎中,并在霸陵和临汾县当县令。但由于父亲去世,他不得不离开官职。此后,他接受了公车征辟,被提拔为侍郎并转任北地太守。
黄巾战争:
在光和七年的黄巾起义爆发期间,皇甫嵩与吕强上疏请求解除对他们的职务,这次请求最终得到批准,并且他随即获得了左中郎将的身份。他与朱儁合作,在颍川击败了黄巾军,并以此功绩获得都乡侯的封号。
接下来,他继续领导部队,对抗其他反叛势力,如波才和彭脱,最终成功镇压了这场暴乱。他还攻克了广宗城,将张角杀死,并俘虏十万余人。
然而,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的情况下,即使他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也难逃谗言之害。当赵忠和张让联合指控他虚报战果耗费大量财物时,他便失去了灵帝的大青睐,最终被降职并改封至都乡侯食邑二千户。
再一次站上历史舞台的是“计破王国”的壮举。在董卓建议迅速进攻陈仓的情形下,虽然初看似正确,但皇甫嵩却坚持采取等待敌人疲惫再出击的手段,最终成功大破王国部众,将其驱散。这一决定显示出了他的深谋远虑以及对兵法知识的掌握能力,使得他在历史上的声望更加稳固。而董卓本人也因此对他怀恨切骨,更增添了一份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到他的故事里头。
最后,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人生旅途结束之前,当朝廷内外动荡不安的时候,无论是面对权力的腐败还是外患带来的考验,都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这位英雄留下自己的印记。而直到生命画上了句号,一代伟人终于安然告别这个世界,只留给我们无尽仰慕与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