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智谋如何在社会中巧妙运用策略取得成功的故事典故

回顾历史上的智慧:如何在社会中巧妙运用策略取得成功的故事典故

读音:huì jí jì yī

释义:讳疾忌医,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感到恐惧而选择掩饰,不愿意接受批评或是治疗。这个成语出自宋代学者周敦颐的《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意思是说现在的人们对自己的过失不愿意被人指出来,就像怕病了也不去看医生一样,只想毁掉自己,而不是为了改正过来。

故事典故

扁鹊是一位我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医学家,其实他的名字并不叫扁鹊,但由于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贡献,他就被称为这名。这个名字反映出了扁鹊卓越的医疗能力,是一位当时公认的神医。

公元前357年,扁鹊曾经被蔡桓公召见,这次事件留下了一个“讳疾忌医”的成语。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当时扁鹊第一次见到蔡桓公,就诊断他的病已经到了皮肤层面需要治疗,但蔡桓公并没有相信大臣所言认为所有医生都喜欢虚构病情给患者制造麻烦。第二次诊断时,扁鹊告诉蔡桓公他的病已扩散到肌肤层面必须立即治疗,但依旧遭到了蔡桓公的怀疑。第三次诊断后,扁鹊告知他病已经转移到肠胃内部需要紧急治疗,这一次也未能打动蔡桓公的心。他仍然坚信那只是一个骗子在欺骗自己。

时间匆匆过去十天后,当第四次机会来临时,尽管他再次表现出同样的症状,没有任何话语,只是一个转身离开。而最终,在那个时候,他确实无法挽救,并且不久之后便因病去世。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讳疾忌医”这一成语,它意味着一个人隐瞒自己的健康问题,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在现代社会里,这个成语还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因为害怕受到批评或者责难,所以选择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不是勇于面对问题解决它们。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