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历史故事讳疾忌医的社会典故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他在宋朝时期就已经被人们尊称为神医。周敦颐在《周子通书·过》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这句话意味着现在的人们很多时候会怕别人批评自己,所以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劝告,就像隐瞒自己的病情,不愿意求助于医生一样。

这个成语“讳疾忌医”源自扁鹊的一次见面。在公元前357年,扁鹊被蔡桓公召见,但蔡桓公并没有相信他的诊断。扁鹊第二次诊断时,蔡桓公依旧不信任他。第三次诊断时,扁鹊告诉蔡桓公他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阶段,但仍然没有得到信任。而当扁鹊第三次见到蔡桓公的时候,他什么都没说,就直接离开了。这一次,蔡桓公感到困惑,便派人去询问原因。结果发现,当年的最后一次拜访中,扁鹊其实是在告诉他自己的病无法治疗,因为他的确很快去世了。

这个故事传达出了一个道理:有些时候,我们因为害怕别人的批评或是自身的缺点,而选择掩饰和逃避,这样做往往只会加剧问题,最终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