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历史人物故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物品选择

他在《北齐书·元景安传》中提到:“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这句话出自古代历史人物鲍元的口述,他是550年北朝东魏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鲍元曾经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但最终因不满而选择了背叛,并且与丞相高洋合作,将东魏的帝位让给高洋,从而成立了新的政权——北齐。

然而,高洋却是一个残暴无情的人物,他在篡夺皇位后,不久便毒死了原来的东魏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高洋开始大规模清洗异己。他害怕日食的出现预示着自己即将失去皇位,因此对宫廷中的宗室成员进行了一次大屠杀,将44个家族共700多人全部处死,即使有婴儿也不放过。

这次血腥的大屠杀震惊了整个国家,对于那些幸存下来的宗室成员来说,他们深感恐慌,不知道何时会成为高洋的下一个目标。就在这个时候,一些远房宗族商量起要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牵连,有人提出了改姓为高氏以求得生存之计。但是,这种做法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其中包括名叫景皓的人。他坚持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生存需要而抛弃自己的家族和信仰,只愿意像玉器一样被打碎,而不是变成陶器般得以保全。

然而,在追求个人生存安全的情况下,元景安竟然背叛了他的堂兄景皓,将景皓的话报告给了高洋,最终导致景皓被捕并惨死。在此之后,元景安因告密有功,被赐予姓氏“高”并升官。不料,此举并未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最终还是因为内忧外患导致政权覆灭。而那个关于“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却成了一个警世良言,让后人铭记:忠诚和勇气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尊严,即使生命因此而结束,也绝不会降低身价。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