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金朝,自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起,以女真族为主体统治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王朝。金太祖在女真诸部统一后,建都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称中都。在世宗与章宗时期,文化达到了顶峰,但随着章宗晚年的政变和混乱,加上外患,不断衰败。
至完颜永济、宣宗时期,被蒙古南侵迫使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作为新兴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勃极烈制,再逐渐转变为单一汉法制度,使其机制简化而强大。此外,在军事上实施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让其军力增强。而文化方面则逐步汉化,杂剧与戏曲得到了发展,其中院本奠定了后来的元曲基础。
然而,即位后的哀宗皇帝鼓励农业生产,与南宋、西夏结盟,并任用抗蒙名将,如完颜陈和尚等人。在1228年的大昌原之战中,大败蒙古军队,使得金朝再次获得生机。但盟友西夏因前战损耗严重,最终在同年被蒙古所灭。此后成吉思汗去世,其子窝阔台继承皇位。
接着,这位窝阔台汗发动三路攻势,对付疲惫不堪的金朝。在1230年,他率领大军直攻汴京,同时派出东路及西路各路兵马包围该地。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而哀宗派出的援兵遭遇失败,一连串高级将领相继阵亡。这场战争导致了汴京陷落以及最后一次抵抗失利。
面对绝望局势下,无奈之下哀宗逃往德州,而守卫者崔立投降给了追击中的蒙古将史天泽。随着蔡州陷落,以及最终传位于新君完颜承麟(即末帝),整个国家在1234年的正月间正式覆灭。当这两位最后的君主在乱軍之中失去了生命,就此结束了一段历史上的辉煌与悲剧——金代帝国消逝于时间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