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分封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蒙古所谓的“四大汗国”,但究竟是哪“四大汗国”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成吉思汗时代分封的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另一种则指的是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利。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提法,又如何解读这些历史上的称号?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一生兼并及占领了辽阔土地,奴役了广大的人口。大约在成吉思汗建国之时,他按照游牧民族中分配了家产。
根据蒙古人重长轻庶的习俗,只有成吉思汗长妻所生的四个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太和拖雷)才有继承父亲财产的资格。他们被称为“曲律”,而被称为“曲律”的人或马等都是杰出的,超越于他种,最优秀的。《史集》的这些溢美之词,或许就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成吉思汗分封“四大汉国”的来源吧,但这种提法是不太严谨的,因为成吉思汗不仅仅分封了自己的儿子,还将国家与属民分封给他的五个兄弟。而且,在时间上,分封兄弟比分封儿子还要早一些。
综合《元朝秘史》、《史集》等史料记载,获得分封的是铁木哥斡赤斤、小术 赤 合撤 儿、二按赤 台、三别里 古 台和 阔 列 坚 等。其中,铁木哥斡赤斤依据蒙古幼子守产习俗,与母亲一起,即获得了一万户以上的人口,比起成吉思汉子的数千户还要多。
由此可见,成吉思汉共 分 封 了 九 位 兄弟 和 儿 子。这九位兄弟和儿子在各自分得了一块地,他们拥有独立管理军队、属民贡税以及牧地权利,这些都属于诸王的地盘,被称作诸王兀鲁斯。在这里,“兀鲁斯”含义深远,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更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
同时代的人对这个问题又如何看待呢?宋代《黑鞑事略》记载:“其主初僭皇帝号者,小名日忒没真,其僭号日成为皇帝。今者小名日兀窟触,其耦僭号八人。”当时称臣八人的情况,对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应包括合撤儿也苦、高赤温子的按赤台,以及其他几个兄弟。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那珂通世云:“太宗所得者,为乃蛮旧地。察合台所得者,为西辽旧地。”
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么我们通常说的“四大汉国”,其实是一个误解。当今世界,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历史研究,而不是简单跟随传统观念,不管它是否科学,也不管它是否准确。不妨尝试去了解一下真正发生过的事情,看看那些曾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英雄们是怎样塑造自己命运,并影响着整个世界发展方向的一切事件。这正是我今天想要表达的一个主题——以更接近客观真相的心态去理解我们的过去,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挑战,用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用智慧来开启未来的门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