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古尔邦节,源远流长,其来历颇具传奇色彩。据说,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的先知之一——易卜拉欣。在一次梦境中,他被安拉命要牺牲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作为祭献,以考验他的虔诚。易卜拉欣在深夜将刀磨得闪耀,准备好宰杀爱子。然而,在他举刀之际,他悲痛欲绝,泪如溪流。他用刀在儿子的脖子上划了一道白印,但没有下手。这一刻,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犹豫和软弱。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伊斯玛仪开口劝导父亲:“父亲啊,请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易卜拉欣听从了儿子的建议,将他翻过身去,然后再次举刀刺去。这一次,是真主派遣天仙吉卜热依勒带来了一个黑头羝羊,用以代替了伊斯玛仪的生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易卜拉欣迅速行动,将羊的一生气送至永恒。
自此之后,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这一事件被定为每年的十二月十日庆祝,即我们今天所称的“古尔邦”节。这是一个纪念和感恩神恩赐予生命与健康、丰饶与平安的重要时刻,也是回族人表达对宗教信仰忠诚的一种方式。
除了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外,“古尔邦”节还有着特别独特的时间安排。在伊斯兰教历中,它通常落在开斋节后面的第七十天左右。但由于伊斯兰教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地动太阳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阴历),所以“古尔邦”节实际上的日期会随着公历年份而有所变化,有时候它会在冬季,有时候则是在夏季。这使得这个传统活动充满了变化和多样性,每一年都有不同的风情景物等待人们去发现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