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隐喻依仗别人的势力胡作非为的坏人,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关于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索一下。
在晋朝时期,统治阶级非常注重门阀制度,世家贵族与新兴贵族的地位差异悬殊。在山东临沂王家,是一个享誉海内的世家大族之一。王家的后起之秀王敦,就娶了晋武帝女儿襄城公主为妻。
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室南渡失去了对北方的统治权。于是司马睿在南方称孤道寡,建立东晋王朝,并定都建康(今南京市)。后人称司马睿为晋元帝。
为了拉拢世家贵族,用王敦堂弟王导为丞相,并封他为扬州刺史和镇东大将军。然而,这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当一般老百姓看到了这一形势,他们就会讲:“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
首都建康位于长江下游,而武昌是长江上游,对京城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力。为了防范这一威胁,刘隗和戴渊被任命为镇北将军。但这也引起了 王敦的心思,他知道天子开始对付自己了,因此心中十分不安。他准备仿效西汉吴王刘濞,以“清君侧”名义起兵,但他的计划却遭到了谢鲲的反对。
谢鲲劝说:“要捉狐狸,要毁墙;要捉老鼠,要熏水灌。如果你要清除刘隗,不仅不能不伤害到天子,而且还会连累到自己。”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听从谢鲲的话,最终发生了一系列混乱的事情,最终导致一场宫廷政变。此事之后,“城狐社鼠”的典故便流传下来,以比喻那些依仗别人的势力而行恶的人们。而对于这种行为,小编认为我们应该有所警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免成为这样的“城狐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