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好奇,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每到新春佳节,就要在街头巷尾燃放鞭炮。虽然大城市的闹市区为了安全起见是禁止燃放爆竹的,但在小城镇和乡村,每个人都热爱这传统习俗。在那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里,小孩子放的小爆竹发出“批劈啪啪”的声音,而大人们则放的大爆竹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轰隆隆”。即使那些从高楼上悬挂下来的巨型烟花也能持续不断地绽放,仿佛要把我们的耳朵震聋。
我们都知道,虽然现代的爆竹里面没有真正的竹子,但它们是如何得名,以及为什么只有在新春年节时才会有这种庆祝活动?
故事说,在古代,有一座被称为不知名山的地方,那里的森林中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竹子。据说,一种怪异生物叫做“山燥”居住于此。尽管它只有一条腿,却行动迅速,而且不怕人类。当旧年的最后时刻来临,新的年份即将到来时,这个怪物就会悄无声息地潜入附近村庄偷食。这让村民们感到恐惧,他们开始追捕这个小怪物。但当他们终于抓住一个并带回去后,却发现所有接触过它的人都会生病:有的浑身寒冷发抖,有些则全身冒着白烟,非常痛苦。
人们困惑不解,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这些可恶的小生物。一天,当几个村民正在山腰砍伐树木,他们准备用火烤食物却遭到了几只山燥攻击。在慌乱之际,他们发现燃烧中的树枝发出了一系列巨大的响声。这让几个远处观察到的山燥吓退了,它们害怕那响亮的声音。不久之后,这个策略被证明有效,因为那些已经感染疾病的人开始康复。
于是,从此,每当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到来时,人们就点燃竹片以驱散邪灵,并确保新的一年平安无事。此外,在古代文化中,人们使用爆竹来赶走鬼魂、辟邪和驱逐瘟疫。而使用纸制成的手工火箭,即便是在唐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随着时间推移,用纸卷制成的手工火箭变得越来越精致,最终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花炮——既有单次响动,也有连续两次响动;既有如同原先木质手工艺品那么粗糙,也有细如麦穗般轻盈。此外,还出现了更为壮观和色彩斑斓的烟花表演,以展示喜庆气氛。
然而,对于那种仅仅由声音构成的情景,我们很快感到不足,因为我们想要看到更多。我想象着,那些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在哪些宁静而美丽的地方,让整个世界充满了光芒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