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历史与命名,源于云贵高原西部的“傣泰民族”,在中国、泰国、老挝等多个国家分布。傣族被称为“哀牢”、“掸”、“乌蛮”、“白蛮”等名称,在国际上则统称为“泰族”。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中文字有七种字体,是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
自称中介于“Dai”与“Tai”的发音,但周边民族对傣泰的称呼变化多端。汉族早期对傣泰先民的记载可追溯至两汉、三国时期,被称为“哀牢”、“掸”。随着朝代更替,汉语中的不同词汇用于指代傣人,如宋朝时期被称作“白衣”、“金齿”。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暹罗王国推动,将分布各地的傣泰统一命名为“泰族”,后各国政府根据自己境内情况重新命名。在中国,则先后被分别命名为僰族和泰族,最终在1953年之后合并成为今日所知的“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