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将领,也是曹操族子,视如已出。
早年经历
曹休出生在乱世,他的祖父曹鼎曾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由于天下大乱,曹氏宗族各个散去,离开乡里。十余岁时丧父,他独自抬着父亲灵柩,将其安葬后携带老母渡江到吴地避难,被吴郡太守收留。在太守官邸中,看到了挂着他祖父画像的墙上,他便拜倒在地,对同坐的人感到赞许和惋惜。
仕途成就
中平六年(189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休从千里之外的吴地归来,与曹丕共同食住,如同亲子般对待。他随即被授予骑都尉职位,并与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汉中之战中,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攻汉中,当时孙权派遣将领屯驻历阳,曹休率军击破并烧掉了数千家军营。此后多次击破孙权军队,被封为征东将军兼扬州刺史。
黄初元年(220年), 曾因母亲去世而深感悲痛,但最终完成了葬礼后又返回岗位。当时孙权派遣假节前将军吕范指挥五军抵抗,但在风暴帮助下魏军取得胜利。然而,在石亭之战中遭遇失败,不久因背疮发作去世,被追赠为大司马,以壮侯谥号,其子 曹肇继承爵位。
家族事迹
他的长子 曾袭爵长平侯,并且成为魏国高级官员。而他的少子则分得食邑三百户被封列侯,并有自己的战斗记录。在之后几代人中,他们也继续保持着家族中的高贵身份和影响力,最终形成了一脉流传至九世孙 曲顺 的家族血脉,其中包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官职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