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登之围的起因:
韩王信与匈奴交战,屡次失利。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秋季,冒顿单于亲率铁骑,以10万大军围攻马邑,韩王信不得不多次派使者求和。
刘邦怀疑韩王信通匈奴,便致书责备他。害怕被诛杀,韩王信约定共同攻汉,并以马邑请降。随后,他与匈奴联军南下,攻占太原郡。
二、白登之围的过程:
首战告捷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冬季,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征,同时韩王信叛变。随行谋士有陈平、娄敬,将领包括樊哙、夏侯婴、周勃等。
进入太原后连连取胜,其中铜鞮一战大获全胜,使得韩王信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其将领被杀,其余残兵败将逃往匈奴,被拥立为赵国后代赵利。
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各带数千骑兵,与赵利联兵广武以南至晋阳一带,以阻止汉军北进。刘邦乘胜追击,在晋阳打败了联军,再次击败在楼烦西北集结的联军。
轻敌冒进
由于连续胜利产生轻敌思想,刘邦到达晋阳后听说匈奴驻扎代谷,但只看到弱小士兵和瘦弱牲畜。他派人侦察虚实,被报告说可攻击。但实际是埋伏奇兵待机争取胜利。
被围白登
刘邦率骑先至平城,而步卒未完全赶到。当他带领步卒进入包围圈时,被冒顿单于指挥40万大軍截断步卒,将其困在白登山,无粮草外无援助,最终无法相救。
遁出脱围
经过七天七夜战斗双方损失巨大,一直持久对峙。在隆冬严寒中冻伤众多人,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此时阏氏劝导冒顿放弃继续作战,让汉军撤离,从已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撤退才得以脱险。当日正值天气出现大雾,为此行动提供了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