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伟人排名他们为何能在大唐全盛时期实现官员子弟平民一视同仁

唐代的平民之路:张九龄与张玄素的成就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占据了社会和政治中心地位。然而,在唐代,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出身平民者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不仅在政治领域,也在文化艺术界崭露头角。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史学家的关注,他们认为唐代开启了社会流动的大门,让平民能够发挥才能、实现价值。

站在历史当事人的立场上,我们可能会感到压力:从士族占据主流几百年后,平民是否真的有能力驾驭时代?他们是否能推动唐代走向全盛?历史给出了答案。

张九龄,是开元时期宰相之一,他代表了平民出身而成就事业的典范。他的祖父因为担任韶州别驾,全家迁居到韶州,因此被视为“瘴疠之地”的居民。他父亲并无做官之举,所以张九龄完全是靠个人才华拼搏出来的。

张九龄文学才华卓著,从13岁写信给广州刺史王方庆,就得到了王方庆的赞赏,被认为必将一鸣惊人。他通过进士科考试,进入仕途,最终被任命为校书郎,并因文采出众而得到提拔,成为右拾遗。在多次作为“阅卷”官员期间,以公允著称,他的一步一个脚印地靠着才干得到提拔,最终成为宰相。

另一位名臣张玄素,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地方官员,在隋末义军领袖窦建德攻占景城后,本应处死,但因百姓请求而获释。这使他赢得极高名望,被李世民请教治国之道。他直言不讳,用隋朝灭亡例子分析,皇帝不宜过多干预具体行政事务,而应该依法让官员们发挥聪明才智。此观点深受李世民青睐,被奉为圭皿,并经常讲给其他大臣听。正因为提出了这项治国原则,张玄素先被任命为侍御史,再升迁为给事中,对李世民进行校正,使其修建洛阳宫殿遭遇反对。

虽然表面看似各阶层的人被官僚机构所降伏,但实际上他们入仕后逐渐改变这个机构的风貌。在宋代,一批朝气蓬勃的家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步入政坛,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而官方对于人才的一视同仁,以及不以出身评判标准,这些都是让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获得机会的事实基础。

因此,可以说,无论是张九龄还是張玄素,他们都体现了一种原则,那就是一个社会对待人才态度。只有将才能作为第一标准,让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享有机会,在他们获得事业成功时,为国家带来贡献。如果这些人才能够继续受到重视和支持,那么唐代一步步走向全盛绝非偶然,它们是推动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