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初期,官场文风仍然沿袭着宋朝的模式,注重辞藻华丽和学问之争。即便是简单的事务,也往往需要几百字才能阐述清楚,从而让人读起来吃力不讨好。在追求高效率的朱元璋看来,这种做法无疑是一大苦恼。他决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整顿。
洪武九年的一天清晨,在皇宫内外灯火通明之下,殿外传来了沉闷的捶击声与痛苦的叫声。这一切都是为了对廷臣茹太素的一次杖责。茹太素担任刑部侍郎,他曾经上书提出了一些批评朝廷政策的问题,但他的奏折却充满了冗长和空谈,使得朱元璋感到极为不快。
当时,各地连续遭受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都被视作上天对朱元璋警告的迹象。于是,他下令,让民众提意见,并指出皇帝可能犯下的错误。茹太素一向直言相直,但他那份厚达1.7万字的大奏章,却并没有直接点名批评,而是用了许多绕弯的话语引入正题,使得朱元璋越发不耐烦。
当念到“有才能的人,这几年侥幸活下来的百无一二,现在任用的都是迂腐的儒生或庸俗的官吏”的时候,朱元璋终于忍无可忍,将茹太素召至殿前质问:“你虽然是刑部侍郎,可你能说出哪些官员是腐儒、哪些是庸俗吗?”茹太素犹豫不决,只能回答说自己并不完全了解情况。这使得朱元璋愤怒至极,用杖责罚了他。
夜幕降临后,疲惫但心情难平的朱元 Scarlett 命中书省将 范文摘录出来,并亲自撰写序言加以发给文武大臣。此举旨在确保奏章内容简洁实用,不再徒具形式化。而随后,又通过此事制定了《案牍减繁式》,要求官方文件要精炼且易于理解,同时还亲手起草并颁布《御制行移减繁体式一册》这些建议,对于深化文风改革、克服繁琐文字、打击官僚主义及提升工作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