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平民之路:张九龄与张玄素的成长篇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霸占了社会的要位,而到了唐代,这一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身平民者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不仅政坛上如此,也是文化艺术界的一股强大力量。许多史学家认为,唐代开启了社会流动的大门,让平民能够在各个领域发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从历史当事人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是否真的能推动时代发展?是否真正能够让平民掌握时代之车?
历史给出了明确答案。在这段时间里,有两个人物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张九龄和张玄素,他们不仅代表了这一时代,也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座榜样。
张九龄,是开元时期宰相,他出生于非士族家庭。他的祖父因为担任韶州别驾,全家迁居到该地,成为被视为“瘴疠之地”的居民。他的祖父是中下级官员,他的父亲没有做官,因此张九龄完全靠着自己的才华拼搏出来。他13岁就写信给广州刺史王方庆,被王方庆欣赏其文学才华,认为他必将一鸣惊人。果然,他参加进士科考试,然后入仕做官,被任命为校书郎。这一步骤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文采出众者往往都是在这个职位上得到进一步升迁的。
凭借过人的文才和对人物品鉴能力,张九龄曾多次被任命为科举考试阅卷官,以公允著称。他先后做到了吏部司勋员外郎、中书省中书舍人,并最终被召回京城担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并再次升至中书侍郎。在此期间,他针对当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最终因病去世前夕,被授予宰相职务,在那个鼎盛时期站在历史高峰上,对未来的国家进行规划。
另一位,则是景城都督府录事参军張玄素。他在隋朝担任景城县户曹,因深得百姓爱戴而赢得极高名望。当李世民即位,就想向他请教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长治久安。張玄素直言不讳,用隋朝灭亡的事例分析皇帝不宜对具体行政事务过多干预,因为以一人的心智不能每件事都处理公允。他主张广任贤良、高居深视,让官员依法行政,发动百官聪明才智,与自己思考一些原则问题。这一观点被李世民视为座右铭,不仅奉为圭皿,而且经常讲给其他大臣听。
正因为提出了这项治国原则,加上清醒、坚持原则,使李世民十分器重先后任命他做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庶子负责帮助太子处理府中的事务。在此期间,他多次劝谏太子的行为,可惜太子不听告诫反而报复激烈的手段,最终废掉他。但由于他的刚正立场,没有因此牵连,所以也是幸运中的大幸。
通过他们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成功还是失败来看,都体现了一个社会对待人才态度。而且,无论是出身于士族还是普通家庭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参与国家建设,将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为国家带来发展思路。在宋代,一批朝气蓬勃的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步入政坛,并将自己的主张提出。这也证明了古代中国对于人才选拔制度非常重视,即使是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也不断改革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