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平民之路:张九龄与张玄素的成长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占据了社会的核心地位,成为几百年间中华大地执牛耳之阶层。然而,到了唐代,这一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身平民者日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不仅在政坛上如此,在文化艺术界也是如此。这一现象引起了史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普遍认为唐代启开了社会流动的大门,让平民能够在各个领域发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站在历史当事人的立场,我们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士族占据主流多年的背景下,平民是否真的有能力驾驭时代之车?是否能够推动唐代走向全盛?历史给出了明确答案。
张九龄:文学才华与政治抱负
开元时期的宰相张九龄代表着平民出身而成就事业的典范。他并非士族出身,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赢得名声。他的祖父因担任韶州别驾,与家族迁居至该地,他父亲则是一介布衣,没有官职,因此张九龄完全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
他的文学才华令人称奇,从13岁便写信给广州刺史王方庆,被后者高度评价为“必将一鸣惊人”。他参加进士科考试后进入仕途,被任命为校书郎这一文采较高但实际权力不大的职位。但正是这种环境让他有机会展现才能,最终被太子李隆基选拔,并以其对策获得最高等级,被提拔为右拾遗。
凭借过人的文才和卓识人物品鉴能力,张九龄曾多次担任科举阅卷官,以公允著称。他一步步升迁到吏部司勋员外郎、中书省中书舍人,一直到宰相身份。在这段时间里,他虽然没有出现飞跃,但通过坚持不懈和不断提升自己,最终达成了从文学家到中央政治家的转变。
張玄素:地方官员中的清风正气
武德九年,当李世民刚即位时,他召见了一位无任何家族背景的地方官员——景城都督府录事参军張玄素。張玄素在隋朝末年因义勇抗敌而闻名于世,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在窦建德攻占景城后,本欲处死他,却因为众百姓请求而获释,这使得他赢得极高的人望,使李世民更加重视他的意见。
張玄素直言不讳,对皇帝提出的治国原则进行分析,用隋朝灭亡的事例说明皇帝应该避免过度干预具体行政事务,因为单个人不能做到每件事都公允。他倡导广任贤良、高居深视,让官方依法行政,并发掘百官聪明才智。此观点被李世敏视为座右铭,不仅奉为圭皿,而且经常讲给其他大臣听。正因为提出这项治国原则,張玄素先被任命侍御史,再升迁给事中,为朝廷提供重要建议。一生中,他始终保持清风正气,对国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即使遭遇反对,也能保持独立思考和坚持原则。
启示:一个社会对待人才的态度
尽管两人的生涯最终以失意收场,但他们对于未来所提出的规划,在日后的实践中逐渐得到实施。而作为科举入仕而拜相的楷模,他们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科举士子们。而且,无论功绩如何,只要有人推荐宰相或高级官员的人选,他都会问:“此人风采能否比得上张九龄?”这表明,无论功过如何,在唐玄宗心中的位置都是永远无人可取替换的。
科举考试赋予了无数同样出身、经历的人们机会,让他们成为国家建设者,并将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所以,即使表面看似各阶层的人被ldquo;降伏rdquo;实际上,则是他们进入系统后逐渐改变这个机构整体风貌。一旦这样的形式建立起来,就如同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等一大批朝气蓬勃家属一样,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步入政坛发挥实力,所以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制度性的支持机制来促进整个体系向前发展及改革。这就是中国古代为什么能够拥有强大的官僚制度的一个原因之一,那就是科举制和两税法这两大杠杆存在,使得一种基于才能选择人才的一种制度性支持机制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古代中国向前进步与改革一直持续下去。这背后的共同点,就是一个社会对待人才的一种态度,它决定着谁能成就什么,以及这些人才怎样塑造着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