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人独具武侠癖关于祖国历史简介中的反思

在探索中国文化深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显著的特征——江湖性格。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沉淀下的丰富文化遗产。“武侠癖”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中国人对武侠情有独钟,这不仅体现在书籍和电影的流行,更是好莱坞电影市场的一部分。要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偏爱武侠,就需要从江湖文化说起,没有江湖化,便没有武侠崇拜。

有人浅尝辄止地认为,武侠代表的是英雄精神。这一观点并不准确,武侠只是表达了一种特殊的英雄形象,而非全面的定义。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呢?他们如孙 武、吴起、霍去病、卫青、岳飞等,他们都是以俸禄为生,从而界定了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重要的界限第一个要点。

而那些被称作枭雄的人物,如宋江、晁盖、韦小宝等,他们并没有依靠官方发放的粮食或俸禄来生活,而是在于自食其果,这是一种巧取豪夺的手段,是建立在社会不公之上的第二个要点不同于劳动成就。

文学传统早已将这些故事分类开来,一边是关于英雄的事迹,一边则是豪杰故事,每一种都有自己的追随者和流派。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行为模式:英雄不会打家劫舍,而豪杰却常常不得不这样做。而那句“成者王侯败者贼”的话似乎混淆了这两者的界限,其实,它们只说明了枭雄与英雄之间有一定的可转换性,并无绝对界限。一旦枭雄放弃这种行为方式,并加入合法正统体系,或许创立新的规矩,他便可以自诩为英雄,享受收租派税带来的权力,也自然不会再打家劫舍,就像刘邦和朱元璋这样的例子一样。

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国人的崇尚暴力,是顶礼膜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说法虽然有些道理,但却不能完全成立。当我们谈论暴力的力量时,如秦始皇、成吉思汗及李世民,他们都是伟大的领导者,但他们与武侠毫无关联,因此也未被归入到此类人物中。此三位更像是制度创立者的典范,而不是体制外部游走的大盗。

实际上,武侠文化源自江湖世界,其中,“侠”字指的是游离于正式体系之外的人物。而“武”字,则意味着拥有超凡技能的人士。因此,在这里,“华山一刀断”,即使是在最严苛的情境下,也能凭借智慧和勇气取得胜利,被视作高贵之举。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于《鹿鼎记》作者金庸作品如此喜爱,因为他通过小说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颇具争议的问题,即明清之后儒家的终结以及现代性的脆弱,使得整个国家成为一个充满荒谬与虚伪的地方。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