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历史

公元626年,唐高祖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内的玄武门发动,杀死自己的兄长、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以及四弟李元吉。李世民得以被立为新的太子,由此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当年那场流血,还会开始吗?也因此,无论是必然还是偶然,那场“玄武门之变”的动机都值得人们去探讨。

公元617年,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趁隋末农民起义、全国动荡之际起兵,在攻克长安之后,于618年称帝建唐,人称唐高祖。

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功不可没,从起兵的策划到领兵犯险,李世民在动荡中屡建奇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高祖称帝之后,按照长子继位的制度立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却只能屈居其下。

唐王朝建立后,为了统一全国,李氏天下曾先后进行了六次重大战役,而李世民在其中的四次战争中都一马当先、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李世民用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赢得了最大的威望。而他的运筹帷幄和任人唯贤也为他招罗了一大批的死忠。

与此同时,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和斗争也逐步展开。两人在明争暗斗中发展着自己的势力。

兵变得天下

当时,地处漠北的突厥连年进犯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屡被冒犯的唐王朝决定出兵塞外,平定突厥。而恰逢此时,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弟弟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以此夺过秦王李世民手中的兵马,为最后除掉心腹大患作准备。

得到消息的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将李建成的阴谋面陈李渊。李渊决定召二人入宫核实。而这时,一场惨剧即将拉开帷幕。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行至宫城北门玄武门之时,凭借在战斗中锤炼出的敏锐的嗅觉,发现周边情况有异,忙撤马回奔,但是事先埋伏在城门处的李世民已经率众人将其团团围住。李世民搭弓射箭,李建成被一箭毙命。随后,李元吉也被射翻在地。

事后,得到消息的李建成的部下也曾集结军队,试图与李世民的将领展开对抗。但是,被杀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首级随后被悬在城门示众,得知首领已死的李建成二人的部下也只得散去。玄武门一役,李世民不费吹灰之力大获全胜。

“玄武门之变”后的三天,面对无法改变的局势,李渊只得召告天下,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人称唐太宗,贞观之治由此开始。

兵变探究

李世民的一场兵变,为自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千年之后,世人畅想于天朝之说时,总会想到他的贞观之治下的大唐盛世。但是,一个朝代贯穿下的启承转合,总少不了它的来处与去处。

因此,“玄武门之变”作为太宗时代的前奏,总会被人们所提及。而在探讨那场手足间的兵戎之争时,事件背后的玄机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按照传统的史料记载,“玄武门之变”的原因是因太子李建成对李世民不断,而使李世民不得不进行一场自卫行动。从李渊太原起兵的那一刻,李世民就成为其最有力的左膀右臂。一路征讨直至统一天下,李世民战功赫赫,在朝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太子李建成感到李世民的存在对自己的皇位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屡动杀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当然,凡是都有对立面。也有专家称,其实“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蓄谋已久。因为同样有史料中称李建成为人豁达宽厚。而屡建战功的李世民并不甘心久居人下,但碍于嫡长子继位制的封建宗法制度,只得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他秘密搜罗了大批军事人才及文人作为自己的、军事顾问,不断为自己出谋划策。

当他觉得自己的势力发展到足以与太子抗衡时,就趁机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玄武门之变”,为自己继承皇位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而传统史料中关于太子无道、屡次对他痛下杀机的记载,不过是取得天下后的李世民对自己曾经的污点所作的掩饰。

自古胜者为王败者寇,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后世的典籍中,大多把李建成当做毫无头脑、心胸狭窄的角色来记述。在史料中,李建成三番五次陷害李世民,甚至趁兄弟宴饮之际,在李世民的酒中下毒,李世民由此数升。

但是对那段历史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蹊跷和不合理。从天下归唐之后,李建成和李世民便已水火不容,也就不可能出现手足把酒言欢的场面。但取得天下的李世民广纳贤臣、济世安民的举措,为他赢得了传世美名,如果怀疑他当初是处心积虑夺位并掩饰,似又有矛盾。两相印证之下,事情的到底如何,只能是一个谜团了。

当然,也有史料称,当年太原起兵就是李世民的谋略,父亲李渊曾答应事成之后立其为太子,李世民也在南征北战中奋勇杀敌,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天下归唐之后,李渊并没有兑现诺言,而是依据旧例立了李建成为太子。李渊的举动,引起了李世民的愤恨,从而加速了李氏兄弟兵戎相见的历程。

历代皇族争权夺势、自相残杀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关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的性质到底如何,是蓄谋已久,还是自卫行动,又或是两者的交相刺激,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由此登上皇位,终成一代明君。而由他开启的“贞观之治”则成为中华历史中最荣耀的象征。

今天,在人们的记忆中,玄武门已不再是千年前那场血雨腥风的兄弟间的自相残杀的代名词,而是成了一代明君成就伟业的出发点。

千年的风雨沧桑,足以湮没许多历史的。“玄武门之变”,作为一个盛世的前奏曲,留给人们的个中滋味,怕是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