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意义很丰富,不只是一个哲学,而是以哲学的思维作为基础来发展管理的一些方面,这点很重要。它不但是新的时代所需要的,实际上也和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哲学的传统密切相关。
(作者:成中英,中国管理哲学奠基人、C理论创立者、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这次来演讲,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有一个学生叫张国栋说你一定要来,是一个最好的场所。我知道有它特殊的方面,在80年代后期,我就跟在哲学方面有很多交流。但是大家不知道我是管理哲学的最早提出人,1979年,我就谈到管理哲学的问题。我认为,管理哲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管理哲学意义很丰富,不只是一个哲学,而是以哲学的思维作为基础来发展管理的一些方面,这点很重要。它不但是新的时代所需要的,实际上也和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哲学的传统密切相关。
另外一个原因,这次论坛的题目非常重要。大家有了这个觉醒,我觉得非常好。西方很早就有这个觉醒,乌玛尔· 哈克(Umair Haque)写过一本书叫《新资本主义宣言》(又翻译成《新商业文明》),他用了“新资本主义”这个词,这个词的确是一种新的商业思想、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新的关系。所以这本书所谈到的问题,我觉得是很重要的。更早的时候,乌玛尔的老师,加里•哈默((Gary Hamel)写了《管理的未来》这本书,我曾经做过书评,在《北大商业评论》上面发表过,而且我在一次年会上还见过他本人。今天这个题目非常重要,重要性就在于它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实的关系,一个是文化的关系——传统中国文化的关系。就现实关系来说,中国的商业在转型,因为中国有一个新的发展,虽然面临新的困境,但是这个发展我觉得是好的,是对中国好的,也是对世界好的。新的商业文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必须要有对自己文化的了解、对人类走向的了解,这是今天我们谈这个题目的重要性。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商业文明的发展,可以说会解决一些西方商业文明的新发展出现的问题。了解到商业文明新发展的重要性,还要了解这个基础在什么地方,方法在什么地方。中国已经有了这个基础,也有了一个潜在的方法,但是怎么去做?实践上面还需要推动,今天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从东方文明寻找商业文明的源头
现在我们还是从一个基本的概念说起。我们是商学院,但大家对这个“商”的含义有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商”在商代就有了,和夏商周的“商”连在一块,这个“商”的含义是什么?从《易经》里可以看到,“商”有两个意思,现在我们说商业文明,讲的是交易、生意,它的意思是我们要维护群体的生活,要形成一个市场、一个行业,同时要有一种商量讨论的空间,来了解这个交易,或者是进行交换的重要性、市场的重要性。等一下我会提到在《易经》里已经谈到了市场的重要性。“商”的原义,从它的字形来说,是论罪量刑,意思是怎么给做了坏事的人进行惩罚。到《说文解字》里,发展为“从外知内”之义。即外面的环境在改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一种认识,作出什么样的回应。在这个意义上,强调对外面环境的认识,强调价值的判断,以及怎么形成对一个行为相应的褒贬。“商”的最初含义以公平为主,以认知平衡的行为、关系为主,并不只是考虑到利益,所以这个“商”字有这么一个发展历程。
今天讲新商业文明,讲商业的转机,我们应该怎么做是对的,为什么这样做?这还是要有一个探讨,要从历史来讲,这样才能支持一种社会责任,商业的社会意义才能支持我们的商业行为。一定要从这个深处来考虑这个问题,从纵深考虑,才能够使中国人懂得做生意,懂得交易,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积极的作用、正面的作用,而避免一些负面的评价。因为这个生意做得怎么样,它有一个基础。比如对犹太人,他们是会做生意的人,他们有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基础,但是对此往往有些负面的含义。莎士比亚写《威尼斯商人》,实际上是对犹太人做生意的一种批评。今天中国人对商业发展早就有很深刻的认识,那么,怎么把一种经验变成一种更正面的行为,有利于中国本身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发展?这是商业文明发展不能忽视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几个基本的阶段。首先,中国是最早农业化的一个社会。在史前,至少在伏羲以前,是畜牧渔猎的时代。但是伏羲以后,基本上就是农业时代。伏羲是什么时候?从我研究羊文化的观点来看,是在公元前六千年。什么叫羊文化?在中国来说,就是把羊进行圈养,作为一种家畜、为人类服务的一个社会形态。在那之前,我们有对狗、对马的驯养,之后有对牛、对猪的圈养,而羊是非常重要的起点。羊为什么重要?羊和所有的价值观念都有关系,“羊大为美”,祥和的“祥”是从“羊”的,善、群、美、祥,都是好词,跟羊有关的没有坏字。当然一般也说代罪羔羊,但是“羊”本身是美好的概念,伏羲文化就是羊的圈养者。
春秋以来就有商业文明,商业是需要的,因为交易事实上也是把一种商品运输到别的地方来获得利润,这是早期的商业文明。但是在西方,商业文明在17世纪以后,就变成工业文明的基础。18世纪,可以说是工业文明的兴起,大家发现可以结合资本,用一种创新的方式或者方法,产生大量的商品,获得极高的利润,这个时候是资本主义的开始。工业文明一定带有资本主义。中国在明清开始有初步的工业文明的兴起,这里面有很多可争论的地方。我在这里只是提到,我们中国也是从古代农业立国到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后来有初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不是偶然的事情。
今天中国是走向一个新商业文明的阶段。最早中国对市场这个概念的认识就是所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中国对商贸的认识,是在于对人的生活需要和人的文化活动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和易学中的生生不已的转化有密切的关系,“交易”本身是“五易”中的一项,时机成熟,商贸即可据“生化不易”之道转化为“变易”,即生生不已之道,形成“简易”,以达“和易”的创生发展、参与生产、推动文化与生命价值的目的。它本身就具有一种价值的内涵。
我们要认知社会营生以利天下的目的,《尚书》里提到所谓“利用厚生,开物成务”,这就是关心人的生活,而且是我们今天仍然关心的事情。我们要改变、要创新,要做有意义的事。例如说以前中国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这些东西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而发展的,并不是成为一个牟利的工具。西方发明了一些新的机器,到今天有新的工业、信息,产生的问题的确是很大的。2004年一个公司的董事会作弊,金融机构和会计机构联手作弊,这是西方完全的利益主义产生的结果,不是当初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倡的金融市场的原意。亚当•斯密想利用市场这个机制来促进人们的竞争,创造更好的产品,而不是以利益作为导向。后来利益导向的确变得非常严重,从2004年到2008年,这些没有实在内涵的商业行为,或者是金融行为造成的危机,都跟利益有关系。
从旧工业到新工业,需要一个生化发展的宇宙观
最基本的商业目标还是为了改善大众的生活。这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而不只是为了寻找短期、长期的私人利益。新工业和旧工业的问题我稍微提一下。60年代中期我在哈佛读博士学位,看到一个非常庞大的计算机还在运行,那个计算机叫做Mark II,有整个房间那么大。但是现在,计算机只成为一个掌中之物,60年代到今天,有50年的光景,新工业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各种新的发明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不仅是在体积上面,在速度上面更是瞬息万里。这意味着大可以成其小、小可以成其大。为什么大的变成小,小又变成大?什么东西造成这样一个关系?这个新科技是怎么产生的?新工业怎么产生的?大家都问这个问题。
我自己是一个哲学家,我思考的是根本的问题。大小相通与相成的道的构成,也意味着一个生化发展的宇宙观。我称之为“太极宇宙创化论”的宇宙观。我曾经有一本书叫做《太极宇宙创化论》,兼容analogical与digilogical 的运作方式,这个宇宙观将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模型,也是中国走向新商业文明的基本模型,这是今天从事新的商业转型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为这回归到中国的宇宙观。这个宇宙观是一个生态意义的宇宙观。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生态主义的,而不是利益主义的发展。
所谓新商业文明离不开新科学、新高科技、新发明、新思维、新组织、新决策、新管理、新价值,而所谓新,是日新又新,也应该表现出人的自我创新。因此,商业新文明不但代表了一种新的人类创新、合作、协调之道,也代表了人类对宇宙大环境与人类生命价值的关怀,因而是新伦理、新道德。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伦理、新的道德、新的管理哲学、新的伦理哲学,能够把德行、责任、利益、权力融为一个正义之整体,这是从太极宇宙走向所谓新的价值观的一个因素。
中、西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途径与目的
西方的发展是经济与科技密切的联系,以此来发展军事,来建立一种权威,争取霸权,这是一个基本西方模型。近代欧洲的发展是建筑在文艺复兴后,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地上权力的角力与争霸的基础上。随后形成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成为强权作战的工具。发明技术或由民用转为军用,或由军用转为民用,可说牛顿物理学也为军事武器的发明打下了基础。当今的互联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同时经济市场的开发也成为新产品销售必经之路。逐渐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互推动的惯例,这也是英美工业的开始点,当然这也是英美霸权发展的途径。我用图表示如下:
而中国的发展,是用科技和经济来建立一种民生的关系,不是以霸权为目的,不是以军事为手段,而是以实现人类相互合作、共同生存为目标,是建立一个人类的生命共同体。
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目标应在人的个体与人的群体的提升
为什么现在科学那么重要?为什么大家可以创新?为什么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因为今天的科技发展,人类已经不只是在利用驯服动物来工作,也不是单纯的利用农业或者一般的机械作为工具。今天的工业的基础是什么?基础是新的物理学,我们要开发力和能,来为人服务。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包含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的科学创新,商业交易的创新,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天不管是互联网或者新的发展,都必须在一个新的科学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能量。在这种认识之下,人的个体和人的群体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深入理解人类与其文明的发展,了解如何运用自然之力与能,来满足人的与实现人的理想。最早的智人驯服动物为人劳役,从狗马到牛猪,经过羊文化完成了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化。然后利用牛顿物理学发明机械工具,逐渐完成了工业的生产方式。每一段发展都有其特质以及其内涵及发生的优劣点。环境的污染就是工业留下的劣迹。但我们必须用物质的能(煤与油)来为人类服务。现在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用的能是什么?乃是电子及其同俦基本粒子。这一信息时代的“能”乃建筑在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基础上。因之我们必须在这方面要加以特殊关注。物质之上尚有生物体,也是今后发明创新的一个重大领域。作为应用力与能的主体的人,也要有相对的提升,不能只在动物与物质的世界中打滚,而必须把眼光放在人的个体的提升与人的群体的提升上面,在发明创造上必须以长远人的发展为目标,也必须以增进人的价值或社会的价值为标的。当然组织领导决策和管理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变。
以中国的“宇宙创造力”哲学发展新的管理模式
为什么会有管理?因为从客观的眼光来看,管理是一种秩序。怎么发展一套秩序?产生一个有生命的成果?这个就是管理的作用。我那本《中国管理哲学》,就强调以中国的生态哲学、生命哲学,以宇宙的创造力为基础,发展一个新的商业、新的管理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走向。这是中国能够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西方为什么不可以?文化上,西方是以上帝的信仰为指引,是以宗教作为基础的。以宗教信仰作为基础,本身有它的好处;但假如人们利用宗教信仰来实行霸权,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的宇宙论没有这样的危险,人的生命来自于一个整体,来自于一个根源,人们都是平等的,都有一种内在的价值。就像孔子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种创造力是天地生人,人能弘道。人就像宇宙一样,能够产生价值,这是宇宙经济学的原理。新商业经济下的新商业文明,必须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在于它的创造力,这样的认识是对中国哲学的一个回归,对中国价值创造理论的回归——发展资本,运用资本,建设新的生产与生活;改良技术,提升人的存在价值。这里涉及到很多哲学性的认识,等有机会再跟大家探讨。不管是商学院还是各种MBA班、EMBA班,跟二十年前不一样,更新的更多的学科进来,我觉得是很好的。我想有机会,应该在这方面再加强,使我们的企业家不但有远见,而且有深刻的认识,来掌握它的创新能力。
新商业文明创新的本质
人类在短短两百年中实现了工业,在更短的五十年里实现了信息,其创新与发展的泉源是科学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以及人的物质的实现。虽然逐渐超越了物质科学,但却未能超越自我私欲的自我,形成了马克思所批评的西方古典资本主义。它以赚取利润与利益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因而形成了社会上贫富的极大差异,自然凸显出社会的不义与不安。社会也就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但人类终极的目标不在阶级斗争,而在分配均衡,社会和谐。
如把能够提升人类全民的生活水平的发明与创造当做创发的目标,而资本企化的动机与动力也不只在寻求利润,更不在垄断市场而忽视利益大众的价值,那么资本的运用作为创新的工具则是可取的。
新商业文明创新的基础,简单来说,是结合科技,结合中国的生态哲学、生命哲学,能够走向一个更好的分配的均衡,是一个和谐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所谓股东的利益转化成为利益攸关者的价值,能够普及到社会,从而达到人性道德的提升。
中国新商业文明的立足点
个人要有一种心胸来发展,能够以天下为己任,有一种生命的抱负。中国人有这样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我们今天新商业文明必须要遵循的。中西文化有其根源上的差异,为了避免落入西方工业与西方古典资本主义的泥淖,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生命宇宙与价值人生的认识,这也就是以易学太极创化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的高科技,来发展适合人类生存,促进人类个体与群体共同提升的工业产品或非工业产品。在人与天地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中寻求资本的组合、资本的应用,把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化为基于宇宙创化论的社会资本化的商业文明(社会资本主义或资本)。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认识,是中国新商业文明的立足点。这个创造力来自于生命,来自于宇宙的生命、来自于人的生命、来自于我们的环境。我们对环境,对我们的人跟环境的关系,要特别强调、特别重视,这样才能利用工业来完的一种终极的善。这一转化将实现四个重大的人类文化成就以及五个创造的价值。
四个转化与五大要求
1. 透过人类心智急速的发展了错综复杂的互联网,在+互联网+ 的运作中实现了空间同时化,简化了商品的交易。张瑞敏带着海尔在这方面发展,马云的阿里巴巴网上市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在淘宝或京东的网上市场,几乎可以购买任何商品,自然导向一般购买中心与零售市场的衰落。
但是,我们怎么把交易活动进行更大空间的展示?不要忘记网上贸易不等于实际贸易,部分因为网上贸易,就忘记实际大的商场本身带来的文化价值。我看现在很多美国大的商场本身也有一种作用,让人们可以在里面消闲,可以游玩一天,又购物,又可以生活,全家可以像度假一样,要把功利事业变成有文化内涵的事业。
2. 透过人类对时空统一的理解,逐渐脱离传统科层式的组织方式,寻求多形式的认知、评估、判断与决策,并能即知即行,即行即知,把时间凝聚在一个空间的焦点,体现生命充沛的活力。这正像在一个时间的焦点上,体现多姿多彩商品的相互映现,给人一个最适当者的机会,也节省了商品的成本。这是对商品设计制造与估价的能力的提升。可以进行也在消闲、也在买东西、也在思考,这样的同时化;也可以进行空间的同时化,时间的场所化。
注意,1是虚拟空间技术的发展所致,而2却是个体心智实体的修养。
3. 把短期的利润转化为长期的价值。怎么把短期的利润变成长期的利益、长期的价值?我们从一个好的产品的推广,一个好的科技发明,怎么评估它对人最后有利?还需要一个深刻的人的价值认识和人跟宇宙关系的认识。
4. 把长期的价值转化为定期的合理利润。作为一个企业家是不容易,作为一个商人也不容易,他应该有适当的利润,是合理的利润,不能是一种暴利。现在有些人一夜之间变得很有钱,这是暴利的问题,怎么解决?这还没有回答,也涉及到有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交换的关系。
从哲学方面,我讲宇宙创化过程中的五种状态与活动,是新商业文明必须要彻底遵从的,因为这五者是自然宇宙的规律,也是人在人的活动中可以期待的价值与理想:
1. 不易:一个商品必须联系到不变的真实与生命价值,不可以虚假的包装或不实的宣传掩盖真实。
2. 变易:差异是价值产生之源,但差异仍然要符合品质的基本要求,其价值与价格评估不可虚假或夸大。
3. 简易:简易是逻辑合理与系统化的要求,复杂的产品也要有简易的使用法则,必须体现即体即用、即用即体的统合性。
4. 交易:商品必须有合理的交易价格,体现其价值的品质,而交易则应该在平等与自由市场中进行,而非权钱买卖,必须考虑到基本市场规则以及交易的合理条件。
5.和易:商业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新商业文明应该体现切实的个别需要,也要体现社会集体的利益,更要体现社会长远的集体利益或理想利益。
“交易”本身必须要有一种生命真实的价值,能够与时俱进,能够改进。同时最后要实现“简易”,复杂化之后,我们还要把它简易化,我们要变得很友善。不管是交通还是买卖,现在缺少一种友善性,把人性扭曲掉了,把人限在一个框架里面,很不舒服,怎么把它简易化,符合人的基本需求,这是商品的发展之道。现在很多商品、很多商业方式需要改进,然后进行一种交易,这种交易能够有一种合理的标准、合理的利润,在中国这是一个新提出来的要求。最后达到一种“和易”,促进社会发展。
坚持永善为动机与目的
一个坚持是什么?从事商业活动,必然有动机与结果的考量。为了谋生而从商与为了成为巨富而从商,都是可以理解而无关善恶的抉择。商有商道,官有官道,遵道而行也不发生善恶取舍的问题。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善恶的选择就很重要了。
我们要考虑到为商之道,要有一种自我的分别善恶的能力。商业的行为也必须面对真诚及诚信的要求,必须面对善意的自审,区分善恶,也必须面对善果恶果的衡估,考验一己的智慧,当然也要有负责任的能力与担当。在新商业文明时代,不能不进行对具体知识与一般的原则的掌握,才能堪当重任。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私心与公德的分别,也就是行为善恶动机的分别。孟子强调义利之辩,就是对此一问题的主张。人不能无私,也难免贪婪,但问题是你的自私对公德与公利有否损害。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虽非回应孟子,却是解决孟子问题的一个答案。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个是做任何商业活动都必须考虑的。我们必须随时进行善恶之辨,然后才能进行善恶的具体评估。必须坚持的是有意识的善恶之辩并永远以善为动机与目的,这样才能形成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大家都谈论社会责任,我有本书叫《文化伦理与管理》,也谈社会责任。怎么表示你有责任呢?你没有知识、没有决心、没有担当、没有一种人生观、没有善恶的标准、没有伦理的基础,怎么谈责任?要谈责任,必须要有认识。美国商学院的教育就是怎么去赚钱,怎么去追求最大的利益,我不知道新的美国是不是这样情形下产生的,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人类最终的一个方式。我们在商学院也要掌握伦理学,伦理学很重要。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伦理学,就是我首先跟商学院提出了这个建议。当时我引入中国伦理学的时候,是把伦理学摆在商业中思考。我们必须要进行善恶之辨,然后才能进行善恶的具体评估。
但我们也要尊重商家的商业意识、商家的自由决策,只要他仔细反思,他定能区分个体的善意与恶意,决定是否有善果,以及行为后的责任问题。责任是可以客观决定的,但是它一定要来自于我们对动机的深刻认识,对结果的深刻评估。这是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管理人,不能去忽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要成为第一经济大国,一定要建立更好的商业价值观,更好地发挥作用。很不幸的是如今包括WTO都是西方决定的,中国要争取自己的决定权,为世界作出一个典范,才能够引导这个世界走向一个美好的境界。不是为了霸权,不是为了造就几个最有钱的企业家,更不是在制造更多的贫富不均。
从“互联网”为“互信网”
去年深圳有一个联合会请我做了对互联网的哲学思考,当然我是互联网的外行,但也可以做这些思考。我发现互联网的确是很伟大的工具,它应该是新商业文明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还可以改善,但是它的虚拟化的空间需要动力化时间来支持,更需要高度精简与精明化的心灵来进行error-free 的管理与应用,当然同时需要高度道德的修养来做出任何设计与评估以及制度化的整合。
互联网不能脱离我们实体经济,就像一个虚拟空间不能脱离一个实在的空间。我们必须强调管理人的实际参与,管理人心和身的统一。因为你的心可以是虚拟化的,甚至互联网化的,但是你的身体力行、你的价值标准,还是作为人的整体存在,作为人的一种修养,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有不少人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欺诈、恶意毁谤与污蔑,这是极其伤害他人、损害社会的行为。怎样能够消除互联网这种不好的情况?还是要教育,必须透过网上有效管理与实体教育、教化来改进。这当然涉及社会文明的基本教养与道德维护等问题。我们还需要人来改进,还需要人来发展,需要致力于能够使人跟人之间产生一种互信,人不要有心去害人,不要想尽各种聪明来让人上当。这就是一个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自我教育,要有一种真正对人的责任感,只有这些问题能够掌握,“互联网”才能成为一个“互信网”,不但发挥商品经济的商品伦理,也更能促进一个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基于信任与信心产生的经济制度与生产分配的更新,符合时代的真实要求。
C理论与创造力的最大发展
这里提到的C理论就是创造性理论,是关于我们怎么去创新的理论。新商业文明是要创新,创新要与科技有很深刻的联系。我们知道有一种方法,可以增加速度,可以扩展空间,可以节省时间,那么从人类经济长远的观点,我们的制造能力与方式、分配与消费系统也必然要与时俱进。显然,一个机器人或人机合一的时代不日就要到来,我们创造能源以及统合生产、分配与消费的能力也将快速增加,成为再生产的基源。从一个创化的宇宙观来看,这是一个还原与再生的过程。
我们将无时不面对两个基本问题:如何管理以导向创新?如何修养自我与教化群体以实现新商业文明?这两个问题不但关联新商业文明的建立与发展,而且是对人类生命伦理与生活空间进行平衡以及美好与善行的提炼。这就必须要讲求 人类创造力的认知与实现,以及人类心智的两重应用与发扬:真实的追求与善意的坚持。我提出的C理论与目前倡导的易商精神就是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回应。我们要改进生活里一些不好的东西,包括食品。怎么让食品更健康,怎么使用具更友善,怎么使交通更方便,而不产生负面的作用?这些都需要人自身的提升。
商业需要人的文明,不只是机器的文明或者是科技的文明。所以人的重新再发展,对善意的坚持,是我要特别强调的。因为人的发展,就是创造力的最大发展。
新的商品经济文明,回归三个方向的依归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新经济与中国新商业文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我们应该看到一个整体的中国文化的振兴与中华文明的重创辉煌。对这点,我抱着极大的信心与极大的盼望。中国商业文明的崛起不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要活动。我对未来人类商业的发展有一种盼望,希望大家很快乐,很幸福。但是需要思考基本前提是什么。
商业还是离不开商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不能离开哲学。对中国文化而言,它代表了最新的人类交易活动,也代表了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潜在认识。中国早就对“利”和“义”有很清楚的分别,讲求是“利”和“义”的一体化,“利义合一”。墨子、孟子对此都有思考。孟子谈到“老有所养”,也是说把义转化成为一种社会的利益、社会的价值。
我认为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对人类来说,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希望。因为中国人可以发展高科技,中国有一种深刻的宇宙的人文精神,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倾向于人类高科技与中国易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我想用三句话来表达:
在自然宇宙中发现真理;
在人的生命中提炼智慧;
在社会活动中体现道德。
一个新的商品经济文明必须以这三个方向为依归!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人学研究网·人类通史栏目责编:童心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