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韵岑参雄奇瑰丽的成就大家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作者:人学研究网·中华典艺网·诗栏目编辑部【七步】)

现在为大家介绍盛唐“四大边塞诗人”中的第四位——岑参。他是盛唐诗人中,创作边塞诗最多的,也是边塞诗的成就最大的。他的诗今收录于《岑嘉州集》、《全唐诗》中,共计四百多首诗,其中边塞诗七十多首,虽然所占数量不多,但他的边塞诗是最有价值的,以“雄奇瑰丽”见称。

公元715年,岑参出生于官僚世家,他的曾祖父是唐太宗时的功臣,伯祖、伯父都官至宰相,他的父亲岑植也两任州刺史。岑家不仅是官僚之家,也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伯祖、伯父均因文墨而登宰相之位。但这样一个家族却好景不长,在岑参出生前两年,伯父受罪被诛,亲族均被放逐免官,家道开始衰落,朝中再无权势可依,而到岑参10岁左右时,父亲又去世,家境衰败。岑参只能跟从兄长学习,幸好家里还留传下来很多书籍,小岑参勤奋努力,读遍经史,心里一直怀有重振家业的志向。

二十岁时,岑参到长安求取功名,失意而归,奔走于京洛,漫游于河朔一带。三十岁时再次前往长安,终于中进士第,被授予率府兵曹参军。这只是一个从八品下的小职位,官卑俸微,实现不了重振世业的愿望,他自然不甘于此。于是他想到了从军出塞这一条路,既可以“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报国守边、赴国家之急;又能够“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建功立业、求得功名。几年后,他果然得到了前往边地的机会。

公元749年,岑参被授予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动身前往安西。安西在今天的甘肃省,岑参在西部曲折苦寒之地走了约五千里,历时约两个月终于抵达。在这个途中,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篇《逢入京使》,表达了其对家人的思恋。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在前外西北边塞的途中,诗人正好遇上了向东归乡的入京使者,不禁想到了仍留在长安的妻子,思恋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脱口而出此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故园”即长安,诗人此时是西行的途中,所以是“东望”,诗人出发已久,已经距离长安越来越远,自然“路漫漫”,“漫漫”二字给人一种茫然的感觉,也表达了诗人东望而无所望。此一句将“故园”带出,诗人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且此句富有画面感,我们可以想见坐在马背上,伸长了脖子回首仰望长安的诗人。

“双袖龙钟泪不干”,泪水将两只衣袖都打湿了,可还是流个不停。“龙钟”是涕泪淋漓的样子,在这里指沾湿。此句颇有几分夸张的色彩,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感情表达达到,为下文“传语报平安”作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逢”字点明诗题。与东归的老乡相遇,想到了留在长安的妻子,于是诗人想托他为自己带一封家书给妻子,却没有纸笔来写这封书信。“马上相逢”,极具边塞特色,既是行马而遇,又是驰马而去,相遇突然而匆匆,只好“凭君传语报平安”,托老乡为我带个口信,报声平安。诗到这里就结束了,结束得简洁、干净,但其中又饱含着诗人一片神情,韵味十足。

全诗语言朴素而自然,情感一贯而至,如一气呵成、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留有馀味。岑参善于将人们心中所想转化为诗的语言,使其具有普遍意义,此诗正见此特点。这首诗虽是写思乡,虽也有流泪,却并不觉得昏暗、颓唐,相反,诗中还传达出了诗人立志报国守边的壮志豪情,具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情感,因为岑参前往边塞本就是带着满腔热血,心态乐观而高昂,渴望建功立业、报国守疆,也因此这种思乡之情就更显真挚感人。

在安西共生活了两年,这是岑参第一次出塞,也是现实对他的理想的又一次重击。他的塞外生活与长安求仕一样都是不如意的,他也意识到了报国与求取功名是有矛盾的,而边地也无法实现他求得功名的愿望。边塞生活对于初来驾到的他来说,也是艰苦而寂寞的,他自述“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安西馆中思长安》)。总之,这一时期他的情绪不高,创作的边塞诗数量很少,且多是表现思乡怀友之情和描写边地风光。

公元754年,岑参又应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辟召,到北庭幕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任职,这是岑参的第二次出塞。封常清是几年前岑参在安西幕府任职时的同僚,岑参受到了他的赏识和恩遇,加上此次出塞,岑参已经经历过了边塞生活的磨砺,擅长走马骑射,不再是个柔弱书生,因此他的情绪比较激昂、开朗。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的那些豪情横溢的七言歌行,都是第二次出塞期间所作的,并且他对边塞奇异风光和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诗歌尽显“雄奇瑰丽”的特点。下面就一首诗进行赏析:

《走马川行奉送出使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是岑参在封常清幕下任判官时,封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语言雄壮,气势豪迈,将出塞战士的爱国热忱、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大唐士兵的强大英勇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头前五句是对边塞艰苦的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选择独具边塞风格的事物——边塞的“风”来着笔展开。“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你看不见走马川这个地方是紧靠着茫茫无边的雪海的。“雪海”在这里指的是今博格达山北侧之阴崖,这里长年积雪,终年不化,远望白皑皑一片,如雪海一般。这一句是军队正在行进于“走马川”、“雪海边”上,然后看到了“平沙莽莽黄入天”,狂风卷地、黄沙入天,虽然是白昼,然而天地间一片混沌,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点明“风”字,但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轮台九月风夜吼”,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境内,九月已入秋,夜晚狂风怒吼,此句从白昼变成了黑夜,“吼”字突出了风的猛烈、凶横,“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猛烈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大如斗的碎石都能将它们吹得满地乱滚,此句进一步进行景物描写,强化了边塞之风的猛烈,“乱”字表现出了风的狂暴。开头仅用短短的五句,以“风”为中心,将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接下里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疆将军不畏天寒地冻、西行出征。“金山西见烟尘飞”,这里的“烟尘飞”既是警报敌军来袭的烽火狼烟,又是匈奴行军烟尘四起之景,既写出了匈奴来势汹汹,又写出了唐大军早已有所戒备,警备森严。接来下诗人由写境转入写人,“汉家大将西出师”,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西征。

诗人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表现人物,“将军金甲夜不脱”,将军晚上睡觉都不脱下铠甲,可见行军之急与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夜半也依旧在行军,士兵们手里拿的戈矛彼此相碰撞,从这句可想见,军行队伍必定是整齐有序、军容整肃严明;“风头如刀面如割”,烈风刮在人的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这是行军过程中的实写,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表现出了边塞的寒冷、艰苦;同时又写到“风”,与前面的“风”相呼应。“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马在大雪中奔驰,大汗淋漓,马毛上的汗水瞬间就结成了冰。“五花连钱”指的是有五色花纹的马,这里指此种马的毛。这一句,诗人抓住了马毛上的冰结了又化、化了又结的小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严寒凌冽、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战争将始的紧张急促;“幕中草檄砚水凝”,幕帐中写檄文的砚墨都冻结了。檄文是指讨伐敌军的文告,这个小小的细节,既能再次突出天气的寒冷,也表现出了战士们战斗的自信与豪情。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在这样英勇无畏的军队面前,敌人必定会闻风丧胆,不敢应战,“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最后三句是诗人的畅想,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敌人的胆小退缩反衬出了唐军的英勇无畏。

从全诗来看,诗人描写了边塞奇特的景物与艰苦恶劣的战斗环境,反衬出了战士们高昂的斗志、为国安边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豪迈精神。全诗气势豪迈,诗人描写的都是雄奇瑰丽的边塞景物,但“奇”中有“壮”,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整首诗句句用韵,除了开头两句外,三句一换韵。用韵紧凑,换韵频繁,使得诗歌节奏急促有力,声调激越昂扬,又体现了“奇”中有“壮”的特点。

这样的作品,格调高昂,气势雄壮,能给人以鼓舞的力量。天宝后期,唐王朝的内政已日趋,但在安西、北庭,军力却依然相当强大,这使诗人对安定边疆充满信心和豪情,因而得以写出上述这样一些诗歌来。

岑参两次在边塞共六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到了德二载(公元757年)才回朝,后来官至嘉州刺史,被世人称为“岑嘉州”。大历四年(769)岁末卒于蜀中,年五十五。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责编:紫天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