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方法第一章
1.我首先问为什么我们要研究中国历史? 简单的回答是:“中国人应该了解一些中国历史”。 这是我们应该承认的一个非常普遍和基本的原则。 昨天本报报道,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发表讲话,主张美国年轻人应该更多地了解美国历史。 同样,各国公民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中国人民也应该了解中国的历史。 中国历史讲的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和起源。 只有了解中国历史,才能了解中国人民,才能了解中国人民的真实性和可能性、特殊性和优秀性。 也可以说,只有了解中国的历史,才能认识自己。 例如,当我们认识一个朋友时,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他的身高、身高或体重来认识他。 当然,我们应该知道他的一些过去的历史,比如他的名字、籍贯、学历、性情、才干等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认识这个朋友。 我们是中国人www.baihuawen.cn en.cn,我们只能在中国历史中认识自己。 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过去,更要了解自己的未来。 如果不研究历史,就无法获得这种理解。
2、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和传统性。 研究历史首先要注意的是它的特殊性。 我们过去的传统与其他民族的传统有变化和差异,有自己的特殊性。 如果没有特殊性,它就不会成为历史。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民族之间没有特殊性,只是同一种颜色的混合,那么才有必要、也可能有一部人类或世界的历史来概括这一切。 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各国的历史进行区分。
其次,历史必然有其可变性。 历史往往在变化中前进。 一切都没有改变,一切都没有成为历史。 我们看小说时常说:“有事发生,故事就长,无事发生,故事就短”。 据说有些事情发生了变化。 如果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也不会发生。 年复一年,大家都过着同样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这样的日常生活是无法写入历史的。 历史必然具有变异性,因为它必然具有特殊性。 当我们将特殊性和可变性这两者加在一起时,我们就成为历史的传统。 我们研究历史,首先要了解历史的三个特征。
现在我们来谈谈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的区别。 按照我个人的看法,至少西方历史是可以分割的,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是可以分割的。 例如,希腊历史和罗马历史可以明确地分为两者。 接下来是他们的中世纪时期,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时期,与之前的时期不同。 接下来是他们的近代史,近代国家的崛起又是另一篇章。 如此划分,各有各的开始和结束。 另一方面,中国历史是不可分割的遗产。 五千年来,永远是一部中国的历史,整个历史也将是一部中国的历史。 战国之后的秦汉,不能与希腊之后的罗马、西方相比。 这显然表明双方的历史不同。 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历史的特殊性。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只能说西方历史可以划分,中国历史不能划分,但不能说中国历史没有变异性。 只能说,西方历史的变化是比较明显、容易看到的。 中国历史的变迁是隐蔽的,人们很难察觉。 我常说,西方历史如戏,中国历史如诗。 诗词的衔接逐句延续,中间没有任何变化。 然而,一首诗总有一个连贯的意义,这与戏剧不同。
3、研究历史,首先要关注变化。 事实上,历史本身就是变化,治理历史就是要认识变化。 总之,这一时期的历史与以往不同,前后的不同就是变化。 因此,就有了所谓的历史时代。 历史时代的划分是根据其变化而划分的。 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时代。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时代的历史并不是先于每个时代存在的。 先来的就是这段历史,然后我们根据这段历史把它划分为各个时代。 时代只是历史的影子,但时代却反映在以前的历史中。 没有时代的变迁,就没有历史可写。 例如,在远古历史之前,人类已经存在了数十万年。 但这一时期变化不大,因此可划分的时代并不多,也没有详细的历史可写。 因此,我们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 事实上,这段历史本身变化不大,人类进步缓慢,无事件可言,无时代可区分。 简单来说,就像一个人只有生、老、病、死,温饱而过。 他的一生没有什么特殊性和变异性,也没有什么历史可言。
西方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古代、中世纪和近代。 古代历史是指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历史是指封建时期,近代历史是指近代国家兴起以后。 但中国人常把历史分朝代,称为王朝史。 如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辽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等等。因此,有人说中国历史只是皇帝的家谱,按照王朝的兴衰划分时代。 李氏称帝时称《唐史》,朱氏称帝称《明史》。 这是不正确的。 一个统一王朝的崛起可以维持数百年的政体规模,在此期间变化相对较少。 突然这个王朝崩溃了,另一个新的王朝取代了它。 当然,历史在两个朝代之间会发生重大变化。 因此,以年代史来划分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自然划分。 没有什么大的不便。
如果要与西方历史划分相比较,中国古代历史应该以战国末期来判断。 秦朝以后,开始了郡县政治统一,这是中国的中世纪历史。 但这与西方的中世纪时期不同。 总体来说,西方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期,而中国的汉唐时期,在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它不仅不逊色于我们的古代历史,而且在很多地方还超过了它。 我们也可以把从秦朝到清朝末年,绵延两千多年的时期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古时期,进一步划分中国是不合适的。 如果一定要分的话,也可以分两期。 五朝之前的时期为一时期。 我们不把五朝之前的时期称为中国的中世纪史。 因为这段历史离我们比较遥远,很多事情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和理解的。 宋朝以后的历史与我们这个时代比较接近,也比较容易理解和理解。 也可以说,中国近代史是从宋朝开始的。
如此看来,中国历史往往领先西方历史一步。 秦朝是中国的中世纪时期,宋朝是中国的近代时期。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历史看起来比西方历史先进? 这能称为中国历史的早熟吗? 但在近代史上,中国却落后于西方。 是什么原因? 历史并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前进。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相比,为什么突然领先,又突然落后? 为什么近代西方进步那么快,而近代中国为什么那么落后? 这里面存在着值得研究和解答的问题。 4、其次,我们研究历史变迁,也要区分大变和小变。 比如从春秋到战国有一个变化,但还是一个很小的变化。 从战国到秦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东汉到魏晋三国,又出现了一次大的变化。 历史进程是一步步不断变化的。 从这种不断的变化中,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它的去向。 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的行踪和路线来猜测他要去哪里。 同样的情况,历史学家也可以从历史进程各个时期的变化中寻求历史的总趋势和走向。 当然,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有挫折和曲折,甚至出现逆转和倒退。 但这些大多是迫于外部原因。 在这样的曲折、逆转和倒退中,仍然可以看到大的趋势和趋势。 这些长期的历史大趋势和趋势,反映了各个民族历史性格的差异。 我们研究历史,政治家利用历史来找出它的趋势,看看它在哪里发生变化,将走向何方。 要找出历史潮流中的内在向往、内在要求。 只有把握了这种历史个性,才能认识历史、引导历史前进。 让它沿着更加理想的道路前进,走向更加理想的状态。
现在我们就大致说一下。 中国历史的潮流似乎是走向团结与和谐。 虽然也有战国、魏晋、南北朝、五朝。 在今天这样分裂的时代。 但中国历史的总趋势始终是走向团结和谐。 西方历史往往容易出现分裂和斗争。 中国历史上有过叛乱、叛乱,但与西方历史上的所谓革命不同。 中国历史上也曾向外扩张过,但与西方历史上的帝国征服不同。 这种所谓的历史趋势短期内我们还看不清楚。 然而,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的所谓历史个性,也可以说是历史背后的民族性格或民族性格的表现。 我刚才已经讲了,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的起源和本真的表现。 因此,不同的历史人物其民族精神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是文化传统是不同的。 一个民族及其文化有没有未来,未来在哪里,都可以从这段历史的痕迹中看出。 这就是研究历史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所在。
我们应该在历史演变中寻找趋势和趋势,才能看到历史传统。 我所说的历史传统是指它具有希腊精神和历史演变的力量。 也可以说是每段历史的生命,或者说每段历史的个性。 这种力量和个性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历史精神。 它可以让历史在无形中、不知不觉中向前推进,各走自己的路线。 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东西,或者已经僵化的东西,变成了一些糟粕。 这是历史生命中固有的历史病,但不应该被误认为是历史传统。
现在让我们重申一下上面提到的含义。 如何研究历史,需要从差异中求变,从变化中见性。 从外到内,我们希望能有深入的了解。 当我们研究历史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上到下、从古至今、与时俱进进行全面研究。 治理历史必须有一个起点,然后才能到达另一端。 这个起点就是入口。我们研究历史,首先要有一个知识基础,然后从这个基础推论到另一个点。 例如,讲台上有一个茶杯。 我知道这是一个茶杯,同时我也知道它旁边的东西不是茶杯。 虽然我不知道这么多东西是什么,但我至少知道那绝对不是茶杯。 比如我们读《左传》,首先了解春秋时期是什么样子。 当我们读战国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不同。 这就是所谓的因性而变。 一般应按从古至今、从头到尾的顺序读。 但现代人似乎觉得这样学习历史太麻烦了。 感觉就像是“二十四史,却不知从何开始”。 有些人认为古代历史与我们的现代相距甚远,似乎无关紧要。 如果再去研究就太不现实了。 这也许是合理的。 让我尝试第二种研究历史的方法。
第二种研究历史的方法是自下而上、从现在到古代、从近代到古代。 只有把握了近代历史的任何一个方面,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思想的等等,任何一个事实、一个问题,都可以根据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来依次推演,追根溯源。 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另一种研究方式是单纯看自己的兴趣或者依靠自己的方便,即以此作为研究历史的起点。 比如,当有人讲起宋朝的历史,讲到景公王的新法和司马温公反对新法的时候,我的兴趣就突然引起了,那我不妨从这一点开始研究一下。宋朝的历史。 如果只求一处深悟,自然就无法停下来,推向其他地方。 想要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自然是要越往前追溯。 这是一种历史研究。 或者也许你受到了某位导师或朋友的影响,或者你无意间读到一本新书,得到了某种启示,从而激发了你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你可以从那里开始。 总之,如果你想研究历史,只要你认识了某一代人、某一地点、某一事件、某一个人,你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始前进,进行研究。 比如汉武帝、曹操等人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但我们不仅仅知道一个人的脸是红的,另一个人的脸是黑的。 如果你能慢慢地、深入地潜入,自然就能穷尽源头,研究得清楚而深入。
中国史研究方法第二章
梁启超先生在讲解收集史料的方法时,重点讲的是“归纳法”,即“收集几个相似的东西,然后进行比较”。 他以庭院种植花草这件事为例,“园丁如果单独种植一株花草,那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他聚集了数以万计的花草,形成一个边界,那就是一个边界”。耀眼而华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收集史料的时候,可能一两件不起眼,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耐心地收集关于这件事情的一百多件史料,那么我们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梁启超先生在研究春秋以前的部落分裂时,就是用这种归纳法来梳理情况的。 他搜集记录了《左传》、《国语》中提到的亡国国家,获得史料60余件。 他还从《易周书》中收集史料30余条,从《汉书》中得到史料30余条。 从《地理书》、《水经注》中收集到的文献有70余条,从其他零散来源获得的文献有30至40条。 对这些史料进行归纳、比较、整理,得到了夏、商、周古代国家的名称。 还有300个国家,其中三分之二在江南、江淮以北。 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山东、河南、湖北。 这就是结论。
从梁启超先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归纳法对于学习某种专业知识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锻炼大脑到极致”,即有敏锐的感觉和特殊的观察力。 二是要有耐心,即“深入细致地研究”,“不求达目的”。 真相不会停止。”
另外,这种归纳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些非常重要的“负面历史数据”。 如果一个朝代明显有某些现象,那就是正面的历史资料; 如果一个时代没有某种现象,那就是负面的历史数据。 梁启超先生读《战国策》和《孟子》时,多次看到“金有一定量”几个字。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那个时代,金属已经作为货币流通了。 但他还发现,訾书中有关财富的词语都在“贝”字旁边,而不是“金”字。 《诗经》中也是如此。 殷墟出土的古器物中也有贝币,但没有金币。 随后他又研究《左传》、《国语》和《论语》,也没有使用金属的痕迹。 通过这样的分类和比较,梁启超先生得出了“春秋以前金属货币并不普遍”的结论。
而且,这种分类方法还可以获得一些“渴望获得但实际上几乎不再可用的史料”。 现今留下的史料虽不完整,但分门别类,收藏困难。 分为。 梁启超先生指出:“如果只列出这些史料中的一两件,那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它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广泛的查找和比较。” 梁启超先生研究了中国某个时代的人口。 这个问题多少钱? 这个问题是研究一切古迹的重要基础。 不过,《食货志》、《文文通考》等各种史书中虽然有记载,但记载断断续续,不太可靠。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又很难回答。 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使用归纳法。 梁启超先生以各史《本记》、《食货志》记载的数字为假设,还查阅了各《地理志》记载的各地户籍人数,以及地方志中记载的户籍人数。编年史,然后比较各地方志记载的数字。 无论正史、各种杂史、笔记中的文献或对话,只要涉及到人口数量,都一一抄写。 基于此,我们力求与其他时间、其他地点达到适当的比例。
这种归纳方法可能会得到旧历史中完全缺失或遗漏的事实,也可能会补充或纠正旧历史学家刻意抹杀或混淆的证据。 这种收集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历史很有帮助,应该在日常学习中运用和掌握。
中国史研究方法第三章
《中国历史研究方法》是我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杰出历史学家梁启超所著。 他十分重视历史理论的探讨,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著作。 其中《中国历史研究方法》是他历史研究的代表作。
对于历史资料的重要性,梁启超先生给出了答案:“历史资料是历史的组织细胞,如果历史资料没有或者不准确,就没有办法还原历史。”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研究方法》第五章中论述了史料的收集。 并组织给出深刻而清晰的答案。
首先说一下史料的收集。 学习、研究历史,史料是基础。 然而,各种史料散落各处,必须通过精确、敏捷的方法收集才能获得。 所谓精确的方法分为:(1)拿单一的事物,感受它的重要性,收集相似的事物并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 不过,使用这种方法是有条件的,那就是:1、练脑经要熟练,2、要有耐心。 (2)负面历史数据(某个时代没有某种现象)应该根据假设进行推断。 (3)通过使用旧历史中已经丢失或遗漏的事实的旁证,可以发现令人惊讶的事实。 (4)当面对老历史学家故意混淆的证据时,历史学家应该寻求补充或更正。
然后我们谈到了史料的鉴定方法。 史料有两个负面的方面:一是错误,二是虚假。 面对那些错误地认为历史事实明显不真实的人,我们首先应该消除自己的心理习惯,然后才能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 此外,要识别历史数据的错误或伪造,只要提供非常有力的反证就足够了。 如果你苦于缺乏明确的反证,第一步可以是表达怀疑的态度,以免被真相所掩盖,对结果产生怀疑。 一种新的理解出现了。
第二部分,你可以尝试改变研究方向。 俗话说,撞墙后转身。 当面对相同的史料但有矛盾的史料时,原则应该是以最新的为最可信的。 梁启超认为,当时地方当局留下的史料是一流的史料。 但也应该看到,政府内部的人被强烈的情绪笼罩,很容易失去真相。 总而言之,要以怀疑为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将进一步讨论间接和直接史料。 我们应该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问题。 假书里有真事,真书里有假事。 面对海量的史料搜集和鉴定,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观念和态度。
在这一章中,梁启超先生总结了自己研究历史的经验,并列举了自己研究中的问题,并进行了详略的论述。 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其教育指导意义十分重要。
最后用赵克利老师在上学期的专业定位课上说的:“历史学习中的辨析和讨论,就是通过对不同镜子折射的影像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历史的真相”。 ”
中国史研究方法第四部分
这段时间,我读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史研究方法》,获得了一些经验。 在这本书中,梁老师介绍了很多关于历史的知识,比如历史的定义、范围等。 同时,他还特别关注历史的发展。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史料的看法。 现在我想谈谈我对他这部分内容的看法。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史料是历史的细胞,史料不提炼、不硬化,就没有复审,何谈历史。” 梁启超先生在文中认为,收集史料只应收集、比较相似的史料。 一睹当前形势。 我同意。 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拥有广泛的知识。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阅读的史料一定要充足,而且在阅读史料的时候要注意寻找我们需要的内容。 正如老师所说,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耐心。 史料数量多,体系薄弱。 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往往需要我们去考证、查阅不同的史料,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准确,又要能坐得住。 梁启超先生在文章中还强调了反面史料的作用。 他认为,如果前几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突然消失,往往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我在过去的学习中经常忽视这个现象,但现在我的想法很多,但也有一些疑问。 首先,如何关联消失的现象,如何证明这个说法与重要的历史有关? 针对史料收集困难的情况,梁启超先生提出了补充相关史料的想法。 我觉得这个方法类似于西方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A先生提到的推断人口状况的例子给了很大启发。 有时到了“罗马”我们就需要改变做法,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地方。 梁启超先生还提出:“史料以求真为本”,将史料的认定进一步细化为两个方面,一是“正误认定”,二是“华侨歧视”。 文章中一再强调一流的史料(当地的、地方的、当局留下的)(史料见下),但同时我也以自己研究玄奘生死为例来指出指出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它,要求我们寻求真理并分析它,但我想知道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个信念? 以及难以置信的程度? 如何处理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差异? 是否应该引入额外的历史资料? 历史学家宣一泉是否因身份不同而歪曲历史事实? 梁启超先生在文中提出了十二点鉴别假书的三种方法、假货的七种类型和来源、鉴别假货的七种态度和方法。 三本假书出现的原因,其中,老师有一个运行的思想,就是“求真”,我想我很同意先生提出的通过书的起源来辨别假货的方法,流通地区与传统时代,以及与事实的对应关系。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方法需要研究者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 以知识为基础。
梁启超先生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 此时,中国正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相应地,一些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也对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影响,比如西方的科学和求真思想,可以说,当时梁先生的研究方法是进步的。 在本书的内容中,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求真”二字。 对于我们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收集史料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这两个字,要有敏锐的嗅觉和耐心。 可以说,通过这次阅读,我了解了一些有关历史的相关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保持求实的心态,不断探索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最新范文
2000字爱国主义论文5篇12-03
8篇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12-03
微观经济学分析论文(选7篇)12-02
初中数学试卷【3篇普通试卷】12-02
4篇法学教育优秀论文12-02
信息管理系统最新4篇论文12-02
西方哲学随笔(2篇)12-02
大学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优秀4篇)12-01
大学生毛泽东作文例文(8篇普通篇)12-01
如何写文献综述(8篇优秀文章)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