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书》是古埃及所流传下来最著名的文献,古埃及的一种陪葬物品。这是一些用来帮助死者在来世渡过难关、得到永生的咒语。通常这些咒语会写在纸草上,放入棺木中。在放入棺木之前,咒语也可以先由祭司读过,通常古埃及木乃伊埋葬时都带有一本富有神秘色彩的《死亡之书》,这本书并不完全是对盗墓者的诅咒,同时还有对人们安享后半生的一些忠告建议。
主要内容
1899年被英国考古学家弗林德斯·培特里在考察卡洪城遗址时所发掘,第十九王朝时期的纸莎草纸死者书。
死者之书的文字与图画都写在一种纸莎草纸上,埃及盛产一种植物纸莎草,其茎可以剖开展平,拼接后即可书写,便成了最早的纸莎草纸。有的死者之书篇幅很长,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阿尼纸莎草》,长达24米,附有彩色插图。
这一份《死者之书》制作得也极精细,所有的图画是图解冥神奥西里斯对死者审判的经过。在这幅画的下面,兽头人身的奥西里斯在掌管人生的天平,那个具有鹰首的怪物在记录死者的功过。左侧的白衣人是死者的家属。
画中狼头人身者仿佛与死亡之神阿努比斯在调整天平的精确度,鹿头人身的与著作之神托特正待记录测量结果,天平支柱上蹲着的狒狒则是托特的化身。
面对阿努比斯而立的男子“舍”和他上方人头形的诞生之砖,是阿尼终极命运的两种表现,稍远处静观整个仪式的人头鸟“巴”,则代表阿尼的性格特征。
图的左面,阿尼和妻子正在不安地观看仪式的进行。画面上方还有十二位神灵组成的陪审团,整幅图画描绘了一个神与人共存的世界,反映了古埃及人对神灵的虔诚信仰。这幅作品代表了古埃及绘画艺术的特色。
整个书中最著名的一段咒语,内容大意是说人死后要在阴间之神欧西里斯之前接受审判,他必须谨慎地否认一切可能犯的罪行,并且一一说出阴间的42位判官神的名字。这样就可以被判无罪而进入永生之境。由死者的否认中,古代埃及社会中一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因此死亡之书不但是一份宗教文献,也是有关社会和思想的重要材料。
艺术特色
在古埃及用来帮助死者在来世渡过难关,得到永生的咒语,通常写在纸草上,放在棺木中。不过在放入棺木之前,咒语也可以先由祭司读过。
对于古埃及人来说,平面的形象在魔力的作用下同样会化为立体的实物,因此在用以陪伴死者进入来世的平面作品中,要全面地表现对象,强调它的重要部分,以便它来日尽善尽美地复活原形。在描绘人物的时候,古埃及人总是将其身体轮廓刻画得清晰完整,而且将其各个部位以其最完整的状态表现出来。
古埃及绘画中因此没有定点透视,不局限于人眼片面的观察,标准的人形是:正侧面的头上有正面的眼睛,正面的躯干下是侧面的双腿。纵向看去的物体也不重叠,总是一一排开、分层排开。古埃及人还按照事物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确定它们在画中的大小,比如在这幅作品中,阿努比斯神、阿尼夫妇等因其地位的重要而被表现得比其他人物高大。
古埃及绘画艺术,大多描绘场景,或表现现实生活,或表现神灵社会,在表现形式上,使用平直简练的线条刻画事物,几乎将形象简化为一种作为生命载体的符号;画面色彩朴素,在褐、白、黄、红的基调中稍加蓝、绿;在表现人物时,恪守固定的造型比例,在外劳作的男子肤色多为棕红色,操持内务的女子肤色则为淡黄或淡红色,人物面部极少表情,姿态端庄呆板,排列符合节奏。
历史起源
埃及的宗教起源于对氏族图腾的崇拜。氏族图腾,就是原始氏族的保护神,包括对动、植物或被认为是自己祖先的某种神秘力量的崇拜。图腾最初被标志在各种用具或建筑物上。古埃及的宗教就是从这些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
在古代埃及,具有全义的神则是尼罗河神奥西里斯。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必须经过奥西里斯的审判,为了让死者的灵魂通过这种审判,死者的家族就要编写赞美死者生前功德的诗歌、祷文、辩词与咒语,把它放进死者的棺内,以安抚死者的灵魂。这种死者之书,往往制作得很精致,上面绘有图画。我们这里欣赏到的这一幅彩色《死者之书》,就是这类文物的精品之一。
在棺内放死者之书的习惯,在古埃及统治者的墓葬史上由来已久。在古王国时期,被称作金字塔书,这些东西只有在密封的棺木内才能保存长久,故现今发现的,都属于帝王陵墓之物。在中王国时期,死者书改为绘写在棺壁上,称灵棺书;至新王国时期,又产生了包含许多篇章的长卷的死者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