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这篇文章,虽然我不确定作者写的是否都是真的,但是那些列强欺负中国的事是肯定的。义和团的方法也许不对,但他们至少很勇敢。我们需要努力富国强兵,以后不再有这样的事再次发生。第一点,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起因是义和团造反。义和团烧毁了教堂、杀害了外国传教士、华人徒和家人,还扒掉了铁路。慈禧打算利用义和团打败洋人,并借助“扶清灭洋”的口号。慈禧为什么打算打败洋人?除了对列强瓜分中国不满以外,她更多的是不满列强帮助康、梁逃离中国,并同情维新派。慈禧想废黜光绪帝遭到了各国反对,这让她非常愤怒。第二点,慈禧支持下,清军跟随着义和团疯狂杀害外国人。外国列强多次敦促清政府采取措施制止这种疯狂,但是没什么作用。我没有想到,德国公使克林德率领士兵出外寻衅,打死了约20名义和团成员后,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后来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往总理衙门求保护,途中却被清军神机营的军官恩海伏击杀死,这导致了战争的爆发。(之前,日本公使馆的官员杉山彬也被清军杀死并且被剖腹开肠。)第三点是,在轻信一份伪造的情报后(详细情况随后说明),慈禧愚蠢到向西方各国(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奥匈帝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等十一个国家)宣战,并派兵包围了北京大使馆区和西直门教堂。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公开悬赏捕杀洋人:“杀一个洋人,赏五十两银子,洋妇赏四十两银子,洋孩赏三十两银子。”第四点是,当时清军和义和团成员极力攻打北京的外国使馆,但却久攻不下。双方力量对比如下:清军总兵力至少有2万,而使馆区内被围困的人数约为3000人,其中包括2000名寻求保护的中国人,还有400名外国男性。虽然被攻打了好几次,洋人的使馆却一直未被攻克。最终,清军决定焚烧英国使馆北面的翰林院,《永乐大典》就这样消失了。我了解到,永乐大典几乎被全部焚毁了。有一种说法认为永乐大典是被八国联军所烧毁的,但当时八国联军刚刚登陆大沽,还没有进入北京。第五点是,慈禧不顾国家利益地对十一个国家宣战,但是一些外省督抚(如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许应骙和奎俊等人)是明智的,达成了地方上的协议并互相保护。在传统观点中,这些督抚是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犯罪行为。但新的观点认为,这些行为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百姓,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慈禧很快后悔了贸然宣战,默许了“东南互保”。第六点,关于那份伪造的情报,前因后果是这样的。慈禧曾想废黜光绪帝,另立端亲王载漪的儿子溥俊为帝,但由于外国使团的反对而没有实现。而载漪为儿子没有成为皇帝而对列强怨恨不已。于是,他的亲信伪造了情报,说列强将逼迫西太后将政权移交给光绪帝。嗜权如命的西太后信以为真,因而走上宣战之路。因此,清军最终失败后,西方列强提出了“惩罚义和团”的要求。我了解到,在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后,西方列强要求惩罚义和团,尤其是祸首。慈禧虽然安然无恙,但端王载漪被终身囚禁。第七点是,当时从天津进军北京的部队只有七个国家(德国只有象征性的掌旗兵),总共1万8千人:日本有8000人,俄罗斯有4800人,英国有3000人,美国有2100人,法国有800人,意大利有53人,奥地利有50人。原则上可以说,这1万8千名外国士兵几乎摧毁了大清国。要知道,当时沿途的清军和义和团成员人数估计有15万之多,再加上京畿卫戍部队,总人数不下20万。但实际证明,虽然义和团成员和清军杀教民杀洋人的能力很强,但在关键时刻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差,当然,清军也不比他们好多少。第八点是,八国联军在中国肆意烧杀、奸淫和做恶。的确,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然而,很多中国人也参与了烧杀、奸淫和做恶。尤其是清军和义和团成员在失败后四处逃散,不少败兵游勇烧杀抢掠,做出了可怕的事情。北京郊区的老百姓也遭受到了巨大的苦难。我了解到,姓伙同的八国联军在1900年烧毁了北京的圆明园,中国的皇室和平津百姓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伤害。第九点是,除了与洋人的矛盾激化,义和团与京津地区地主和官员之间的冲突也非常激烈。一些拳民经常通过抢劫来获取财富。例如,拳民曾经抢劫过大学士孙家鼐(官居一品)在东单头条的家。因此,义和拳民也被称为拳匪。当义和团组织溃败后,一些拳民受到了报复。例如,义和团首领张德成在逃亡时被当地的地主活活打死。第十点是,一段时间内,义和团对中国的信仰民众采取了残忍的手段,草率地杀害无辜的人。在义和团的盛世之时,甚至一些清朝军官也遭到了杀害。御林军“虎神营”的翼长阿克丹(二品大员)因加入了教会而遭到拳匪的斩首示众。第十一点是,一些清军将领因曾经过义和团之地而遭到了义和拳民的攻击。例如,武毅军统帅聂士成几乎是唯一认真抵抗八国联军的清军将领,但他过去曾经走过义和团的地方,在联合抵抗八国联军的行动中也遭到了拳匪的攻击。我了解到,聂士成是清朝将领之一,但因为他弹压过义和拳民的杀人放火,义和团对他深恶痛绝。在聂士成与八国联军奋战之时,拳匪竟然闯入他家,将他的老母、妻子和女儿绑架走了。聂非常愤怒,只能带着半个军营去救回家人。最终,他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的夹击下阵亡,被义和拳民还打算要“刺尸”。是八国联军将聂士成的遗体保护起来并交还给清军。还有另一位将军付都统庆恒掌管御林军虎神营,虽然是端王载漪的亲信,但也遭到义和拳民的杀害。他的一家老小十三口,连同庆恒本人,都被拳匪折磨至死。第十二点是,八国联军中的英军值得一提。那时正值南非的布尔战争,英军主力开赴南非,东亚却陷入紧急状态。刚成立不久的威海卫“华勇营”,被征召前往京津地区参战,与香港军团,新加坡军团以及一些印度军团一起,组成了英军的主力,参加了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和北京的战斗。这真是一段令人心痛的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历史悲剧啊。第十三点是,《辛丑条约》规定了四亿五千万两赔款,平均每个中国人要赔偿一两白银。这个赔偿金额非常巨大,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沉重的打击。我了解到,从庚子赔款中获益最多的是俄国,他们获得了一亿三千多万的赔偿,占总赔款额的29%。而后,俄国单独出兵,同时攻占了秦皇岛和山海关,还派五路军队实行对东北地区的军事占领。俄国还犯下了海兰泡惨案,将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残忍屠杀。他们还将江东六十四屯的居民赶到黑龙江边枪杀或者用斧头砍死。此后,俄国和日本在东北扩张,冲突不断,最终几年后开始在中国领土上大打出手。第十四点是,战争对清朝的影响是:顽固派例如载漪、载澜、载勋、英年、赵舒翘、启秀、毓贤等人失宠,刚毅、徐桐已经去世。这扭转了戊戌变法后中国保守的局面,为以后清末不成功的宪政改革扫清了道路。而这些改革措施大都是康梁十年的主张。最后,说一下义和团。后来,慈禧将怒火全部发泄在义和团身上,绞杀了许多义和拳民。直到解放前,认为义和团的“排外”、“灭洋”是错误的。实际上,义和团的思想成分非常复杂,既包括落后的宗教思想,也包括进步的反对异族侵略的思想。我认为,义和团运动是由两种不同的思想成分组成,反映了农民知识的狭隘性。但实际上,戚本禹、胡绳等人却掀起了对义和团运动的颂扬,称其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群众运动”,这种认识一直延续至今。下面是五个中性评价对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事件的评价:首先,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有利的影响,反倒是帮了帝国主义的忙。义和团对教会、使领馆的暴力行径为列强提供了借口,实际促成了列强的武装入侵,以及随后的辛丑条约,导致中国被列强更进一步地勒索榨取。清朝统治力量显著下降,中国陷入一片混乱。同时俄日两国趁机在东北扩展势力范围,借着中国混乱,趁机侵占了中国东北。日本也借由此次率先协助军事义和团拳乱,国际地位提高,势力向中国东北扩张,因此义和团运动也间接导致后来日俄战争时中国东北沦为战场,使中国遭受严重损失。其次,义和团运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混乱,数以千计的平民百姓和外国人遭到了袭击。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感和谴责,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第三,义和团运动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如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某些陈规,振奋了民众的精神,甚至还间接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四,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颠覆性事件,印证了中国自强不息的必要性。同时,中国对于内忧外患的教训也更加深入人心。这给中国政府启示,使得他们愈发注重国防建设和发展现代经济。最后,对于对义和团事件的评价,我们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借此事件思考历史的反思、对于国家的未来进行更加深刻的内省,以期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我认为,义和团运动中的不少中国人丧失了理智,导致了许多人的悲惨死亡,尤其是当时在华外国人数量少,因此死亡人数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死亡人数完全不成比例。虽然义和团运动喊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但实际上没能扶清,也没能灭洋,反而导致了清朝的弱化和列强的强化。这场运动烧杀基本都是中国人,摧毁的也是中国自己的电线杆和铁路,损害了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因此,对中国而言,义和团运动只是一场灾难。如果义和团运动成功,大清朝则可能闭关锁国,拒绝与世界接触,不学习先进技术和制度,将越来越落后。当今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褒扬,如“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民族精神的觉醒”等,多数来源于对义和团所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情或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而不是基于事实的客观判断。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看待爱国主义,避免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我认为,义和团的精神在后世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影响着国人的思想。例如,在2012年的时候,有些人打砸日系车、伤害日系车的车主,这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但实际上,这种举动并不是爱国,反而是一种赤裸裸的罪行。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这种行为都应该受到严重惩罚。 我们要学会理性看待爱国主义,不能因为热爱祖国就去动不该动的东西,或者做出伤害同胞的行为,这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对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会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比如乐于为祖国做出贡献、保护国家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国家的发展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