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了教皇大大不要再换玩具了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在近年来,由于一系列曝光的虐童丑闻事件,梵蒂冈教廷备受质疑,甚至有人要求教皇退位平息风波。在按罗马教廷规定的终身制下,只有教皇主动提出退位,其他人无权免去其职位。但历史上,确实有多位教皇基于各种原因而退位。可以看出,即便是罗马教皇这个神圣的地位也难免受到权力斗争的影响。

根据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1046年有一次罕见的教皇废黜事件,引发了轩然大波。此后,罗马教皇成为了意大利各大贵族争夺的对象,这段时间教皇的产生极不稳定。这种不稳定让教廷内部动荡不安,丑闻层出不穷甚至同时存在多位教皇。由此可见,历史的沉淀教人思考这个世界的运行轨迹。

1032年,意大利贵族图斯库拉尼家族的狄奥菲拉托被任命为教皇本笃九世,当时他才12岁,是前任教皇约翰十九世的侄子。然而,在成为教皇后,狄奥菲拉托没有表现出宗教的兴趣,反而过着奢华放纵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愤怒。由于他种种丑闻,意大利罗马民众起义将其赶出城门。1045年,当地选出西尔维斯特三世为新教皇。本笃九世无法接受失败,纠集流氓和亡命之徒进攻罗马。在20天内,西尔维斯特三世宣布退位,被本笃九世夺回神圣的教皇宝座。然而,本笃九世居然以1500磅黄金的价格将教皇的宝座出售给了他的叔父格拉齐亚诺,于是格拉齐亚诺成为教皇格列高利六世。不过,之后的教皇乌尔班七世任期才12天,本笃九世的做法被视为不可原谅,反悔后他和西尔维斯特三世都相继返回罗马,并宣称自己是合法的教皇。可以看出,任何权力的滥用都会遭到世人的谴责。

通过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可以了解到,1590年,教皇乌尔班七世任期最短,仅为12天。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教皇选举和权力的斗争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和不公,不过这并不影响教皇的神圣地位。

终导致了长达两年的教皇空缺期。直到1294年,苏格兰籍神父塞莱斯廷五世当选为新教皇。可是,他只当了短短的5个月教皇便去世了,直到现在也是任期最短的教皇之一。

从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可以看出,104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召开宗教会议,废黜了本笃九世和格列高利六世,并推选苏伊德吉为新教皇。在12、13世纪,罗马教会的强大让它成为欧洲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势力,但随着十字军东征的结束,其影响力出现了下降,教廷内部也出现了尖锐的纷争。1294年,因为内部力量斗争的关系,导致了长达两年的教皇空缺,在选举出塞莱斯廷五世作为新教皇后,他短短的5个月任期成为历史上的注目之一。

内的危机,国王腓力四世介入了此事,并迫使塞莱斯廷五世撤回了退位的决定。

在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中,1294年8月29日,塞莱斯廷五世当选为新教皇。虽然他受到广大信徒的崇拜和尊敬,但由于他来自民间,长期隐居,对世俗事务缺乏经验,很快就对这个新职位感到厌倦。只有一个月后,他公开表示想要退位,导致教会内部危机。国王腓力四世介入此事,迫使塞莱斯廷五世撤销了退位的决定。

与此同时,另一位名叫莫罗·彼得的老年教士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出身贫困、信仰虔诚的他进入修道院,并选择了极端的苦修方式。彼得在山岩间挖了一个洞穴,过着原始的生活。由于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投奔他。这位隐士最终也出人意料地被推上了教皇的宝座。1241年,彼得前往另一个山区的洞穴继续苦修,没有想到还是成为了教皇。可以看出,命运多舛的莫罗·彼得和意外当选的塞莱斯廷五世在教皇历史上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地位。

议未能取得成功,最终只得各自继续称王称霸。

在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中,1415年,三位教皇集体退位。进入14世纪后,罗马教廷的影响逐渐削弱。尤其是在1378年至1417年期间,由于法国、德意志以及意大利各诸侯国争夺对教廷的控制权,导致天主教会同时有两个教皇甚至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这便是著名的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1409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倡议法国阿维尼翁和意大利罗马的枢机主教团在比萨举行会议,希望让罗马教皇和阿维尼翁教皇同时退位,然后选出一位新教皇。但是经过近半年的争吵,两位教皇都拒绝了这个建议。最终在1415年,三位教皇集体退位,此次退位被称为“巴黎教会会议”,结束了长达39年的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

与此相比,塞莱斯廷五世的故事则是史上罕见的情况。他当选为教皇后才100多天,便因为感到无法胜任教皇职位而请求辞职,枢机主教团举行了紧急磋商,并在随后的秘密会议上同意了他的请求。12月13日,他悄然离开了罗马,又一次回到了隐士的生活。直到1296年5月19日,他默默离世。可以看出,不同于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的乱局,塞莱斯廷五世选择辞职被枢机主教团接受的情况十分罕见。

被康斯坦茨宗教会议罢免,结束了这段混乱的历史。

在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中,1378年至1417年,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由于法国、德意志以及意大利各诸侯国争夺对教廷的控制权,导致天主教会同时出现了三位教皇,造成严重的混乱。1409年,比萨会议倡议让罗马教皇和阿维尼翁教皇同时退位,然后选出一位新教皇。然而不同教皇的拒绝让这个建议未能成功。

1410年,那不勒斯国王拉迪斯拉斯率军占领罗马,宣布保护格列高利十二世。与此同时,比萨会议选举约翰二十三世为新教皇。1412年,约翰二十三世与路易二世联合对抗拉迪斯拉斯,但一年后又被迫逃到佛罗伦萨。为了结束这样的局面,德意志皇帝西吉斯蒙德建议召开一次大规模宗教会议。1415年,在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上,约翰二十三世被废黜,天主教会的混乱局面得到了结束。

可以看出,1378年至1417年的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给欧洲教会造成了极大的分裂和混乱,比萨会议希望通过选举新教皇来解决问题,但由于不同教皇的拒绝,这一计划最终未能成功。直到康斯坦茨宗教会议的召开,才让天主教会走出分裂的坎坷历史。在庇护十二世的任期中,纳粹德国占领意大利并控制罗马,教皇曾偷偷寻求和盟国谈判以终止战争。此外,庇护十二世还面临着意大利共产党的威胁,他曾多次收到匿名信威胁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过,庇护十二世始终坚守信仰,并竭尽全力维护教会的尊严和地位。

 

在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中,1415年至1958年,天主教会历经多次危机,其中包括教皇康斯坦茨的被废黜和教皇庇护七世、庇护十二世差点退位的历史。18世纪末,法国和罗马教廷的矛盾达到了顶点,导致教皇庇护六世被法队扣押致死,而他的继任者庇护七世则在位前期遭遇拿破仑的威胁,最终保住了皇位。庇护十二世则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意大利共产党的威胁,坚定捍卫了天主教会的利益。

可以看出,天主教会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多次的危机和挑战。从康斯坦茨的被废黜到近代的庇护七世、庇护十二世差点退位,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天主教会面临种种困难,每一次教皇都顶住了压力,维护了天主教会的尊严和地位。这些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信仰的力量都能让人们走出困境,教皇们的坚定和果敢为天主教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世界历史时间顺序表中,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了天主教会以及全世界的重大挑战。在这个动荡的时期里,教皇庇护十二世成为了纳粹的眼中钉。

纳粹曾计划绑架教皇庇护十二世,但遭到了他的积极反抗。庇护十二世对此秘密准备了一份文件,表示如果他被绑架,将视为自动退位,并嘱托有关方面在中立国葡萄牙选举继任者。1943年,希特勒曾下令德国驻意大利党卫军司令沃尔夫将军执行“拉巴特行动”绑架庇护十二世,但是这名军官不但拒绝执行命令,还向教皇发出了警报。

幸运的是,1944年6月,盟军解放了罗马,使庇护十二世免于遭受更大的威胁。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战火的洗礼下,即便是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教皇们也能够顶住压力,维护信仰和教会的尊严。他们的坚定与果敢为世界带来了信仰的力量和启示。

Similar Posts